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江南聞祕校

〔宋朝〕 衛博

胸中逸氣凜橫秋,欬唾珠璣落九州。 堪歎羣兒自相貴,如君百戰未封侯。 相逢不啻平生舊,一笑還從汗漫游。 好去慇懃護行李,要看鯨海試吳鈎。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月三首 二

    併照巫山出,新窺楚水清。 羈棲愁裏見,二十四迴明。 必驗升沈體,如知進退情。 不違銀漢落,亦伴玉繩橫。

    杜甫 唐宋诗
  • 贈陳逸人

    樂道辭榮祿,安居桂水東。 得閑多事外,知足少年中。 藥圃無凡草,松庭有素風。 朝昏吟步處,琴酒與誰同。

    朱慶餘 唐宋诗
  • 汴上送李郢之蘇州

    人高詩苦滯夷門,萬里梁王有舊園。 煙幌自應憐白紵,月樓誰伴詠黃昏。 露桃塗頰依苔井,風柳誇腰住水村。 蘇小小墳今在否,紫蘭香徑與招魂。

    李商隱 唐宋诗
  • 甘州曲

    畫羅裙,能解束。 稱腰身,柳眉桃臉不勝春。 薄媚足精神,可惜淪落在風塵。

    蜀主王衍 唐宋诗
  • 它山堰

    截斷寒流疊石基,海潮從此作回期。 行人自老青山路,澗急水聲無絕時。 (以上二首均見南宋魏峴《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卷下,《四明叢書三集》本。 二詩承溫州師院張靖龍同志錄示)(〖1〗張靖龍云:南宋林元晉《回沙閘記》云:「唐僧元亮賦堰詩,有曰:『海潮從此作回期。 』人謂絕唱。 」明末李鄴嗣《甬上高僧詩》卷上曰:「縣令王元暐起它山堰,主水啓閉,民德之,亮公爲題一詩。 宋志載吾最四絕句,以公題它山堰爲第一。 所云景絕詩亦絕者也。 公又作長歌一首以記其事。 」魏峴考訂《它山歌》爲元亮所作:「人知它山之詩而不知它山之歌。 歌以言詩之未盡,詩以言歌之所不欲文。 不觀其詩,無以見亮公之絕唱,不觀其歌,無以見王侯之始謀。 予方幼時,蓋嘗耳其歌之大略矣。 每以石刻不存爲恨。 咨詢耆老有年于茲,近劃得墨刻,讀之甚喜。 或疑圖志上載絕句爲唐僧元亮所作,此刻不載歲月名稱,恐非亮公之筆。 然即其歌以溯其意,如因祈禱入山與夫櫂舟深入之語,非亮公距王侯未遠,其孰能知此耶? 」)。

    宗亮 唐宋诗
  • 古風 四

    鳳飛九千仞,五章備綵珍。 銜書且虛歸,空入周與秦。 橫絕歷四海,所居未得鄰。 吾營紫河車,千載落風塵。 藥物秘海嶽,採鉛青溪濱。 時登大樓山,舉手望仙真。 羽駕滅去影,飆車絕廻輪。 尚恐丹液遲,志願不及申。 徒霜鏡中髮,羞彼鶴上人。 桃李何處開,此花非我春。 唯應清都境,長與韓衆親。

    李白 唐宋诗
  • 緣識 其四二

    性成孤僻愛清山,鶴唳雲霄意自閑。 物外更將和氣約,精修便得扣玄關。

    宋太宗 唐宋诗
  • 天台書事十三首 其一○

    雲出雲歸山未靜,潮生潮落海非閑。 豈如此老猶强健,一挂冠裳便掩關。

    曹勛 唐宋诗
  • 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七九

    門前露草嫩,極目遨青龍。 策杖不知遠,看山兼別峰。 曉厨尋晚筍,客供摘新菘。 舌下清肥足,何勞細肋供。

    曹勛 唐宋诗
  • 燕居

    今我非故我,行禪坐亦禪。 送風當八面,一鉢老三川。

    員興宗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