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七八

〔宋朝〕 釋崇嶽

深聞淺悟,三更問路。 深悟淺聞,痛處遭針。 胡盧子,放教沉。 莫將閑學解,埋沒祖師心。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梁郊祀樂章 慶融

    道和氣兮襲氤氳,宣皇規兮彰聖神。 服遐裔兮敷質文,格苗扈兮息煙塵。

    趙光逢、張衮 唐宋诗
  • 橫吹曲辭 洛陽陌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 看花東上陌,驚動洛陽人。

    李白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少年行

    醉騎白馬走空衢,惡少皆稱電不如。 五鳳街頭閑勒轡,半垂衫袖揖金吾。

    施肩吾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宮中三臺二首 一

    魚藻池邊射鴨,芙蓉園裏看花。 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紅鸞扇遮。

    王建 唐宋诗
  • 閏春宴花溪嚴侍御莊

    一團青翠色,云是子陵家。 山帶新晴雨,溪留閏月花。 瓶開巾漉酒,地坼筍抽芽。 綵縟承顏面,朝朝賦白華。

    戎昱 唐宋诗
  • 塞上春懷

    東風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滿淚痕。 愁至獨登高處望,藹然雲樹重傷魂。

    武元衡 唐宋诗
  • 贈越僧岳雲二首 一

    世機消已盡,巾屨亦飄然。 一室故山月,滿瓶秋澗泉。 禪庵過微雪,鄉寺隔寒煙。 應共白蓮客,相期松桂前。

    溫庭筠 唐宋诗
  • 與都統參謀書有感

    驚鸞迸鷺盡歸林,弱羽低垂分獨沈。 帶病深山猶草檄,昭陵應識老臣心。

    司空圖 唐宋诗
  • 生死歌訣 一

    切脈定知生死路,但向止濇中取。 看取濇脈喻止代,此是死期之大槩。 濇脈喻外有形證,未可斷他殂大命。 若無形證與代同,尺部見之皆死定。 欲知死期何以取?古賢推定五般土。 陽土須知不過陰,陰土遇陽當細數。 四季中央戊己同,萬物憑土以爲主。 孤陽寡陰即不中,譬取鰥夫及寡婦。 假如申年腎代止,十投一歲分明主。 尺部失主鬼稱尊,其人子年夏季死。 鬼賊脈在一年內,此事人間盡稱會。 春得肺脈死庚辛,愚者反嫌藥不對。 叔和謌訣精微,但何其中尋取義。 尺部伏似樹無根,陰毒傷寒合其類。 回陽着文後仍看,切骨若無堪下淚。 若人六脈動搖搖,又怕其中無胃氣。 屋漏雀啄惡見脾,餘部見之皆不畏。 死期常例有多門,彈石解索須細論。 此候不逾於一季,姻親泣送葬孤墳。 鰕遊若也及魚翔,一氣之期即不長。 十五日中尋鬼賊,水一火二木三量。 金四土五數已實,各隨部位好參詳。 每季土王十八日,此法古今永無失。 黃帝一法四分三,一法亦云三十日。 隨分遠近各不同,藏在玉函誇祕密。 唯有傷寒最無定,汗吐下後脈須靜。 忽然相反即難醫,外邊有怕乖形證。 脈息至少冷虛憊,至多熱壅水爲怪。 補虛瀉實更仍前,見此分明還可駭。 上醫四事盡須諳,脈病證治要相參。 有一乖違難措手,此即難醫大不堪。 更有久病及暴病,大都要知消詳慣。 久病脈變即不中,死候當須宜早辨。 暴病脈變亦多端,或善或惡依法看。 脈病相違即不效,要知大命必須𢬵。 關前爲陽關後陰,婦人反此是冠簪。 乘凌覆溢相侵奪,榮衛調和理更深。 欲識童男與童女,訣在寸關幷尺裏。 自然緊數甚分明,都緣未散精華氣。 小兒脈氣似大人,老少相違即不起。 本經自病最難醫,縱療何年有瘥時。 間藏七傳無外證,強將元散與扶持。 傷寒中風自難看,指下逢之脈繚亂。 合吐即瀉即非良,汗脈見時須發汗。 雖然得汗狀如珠,密密鋪排在病軀。 此候不堪休胗脈,其人朝夕命疕殂。 但於弦鈎毛石中,此狀見之當病劇。 徒誇五色大還丹,若願痊除空費力。 更有死脈多般樣,難經細說那志向,從上損下死即遲,死脈多從下損上。 連傳五臟死疾時,一朝炁少志調養。 再損之時促命期,如逢真箇堪惆悵。 病候脈狀多中取,要知大抵開門戶。 有一乖違即不中,但看強者推爲主。 復有久病更難看,或與健人脈一般。 忽然加至脈飜雙,結托尋衣好買棺。 若遇風疾及勞疾,妙法看時如抵聖。 風疾脾緩空費力,勞極心數命難存。 風疾無令脈至遲,勞疾至多藥無應。 傷寒中風得死脈,但將真藥與瓷闘。 藥靈病退脈須和,脈若準前命難救。 如此定知生死期,可作醫家箕本柄。 若能指下悟元機,便是靈臺掛明鏡。

    杜光庭 唐宋诗
  • 用前韻酬高仲貽見贈

    杖藜谷口佇歸雲,生理蕭條一葛巾。 未敢軒眉焚芰製,更期晚節伴霜筠。 江山約我盟猶在,風月於人意自新。 木落寒林水清淺,小橋共看雪梅春。

    林季仲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