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指西來,分明禍胎。 渡江面壁,偷心未息。 從茲皮髓分張,轟起青天霹靂。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崇嶽
直指西來,分明禍胎。 渡江面壁,偷心未息。 從茲皮髓分張,轟起青天霹靂。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東嶽昔有事,兩臣朝望歸。 驛亭開歲酒,齋舍著新衣。 上客鍾大理,主人陶武威。 仍隨御史馬,山路滿光輝。
吹臺山上綵煙凝,日落雲收疊翠屏。 應謂焦桐堪採斵,不知誰是柳吳興。
城西青島寺,累夏漱寒泉。 今在提綱所,應難掃石眠。 風沙榆塞迥,波浪橘洲偏。 重整瀟湘棹,心期更幾年。
兩頷凝清霜,玉爐焚天香。 爲我延歲華,得入不死鄉。
深謝高科客,名氈寄惠重。 靜思生朔漠,和雪長蒙茸。 摺坐資禪悅,鋪眠減病容。 他年從破碎,擔去臥孤峰。
(原缺卷首。 劉復云:「抄出者共四十六首。 」現選錄二十六首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云與劉復所見伯三二一一卷同一系統的敦煌遺書尚有斯五四四一、斯五六四一兩卷。 其中斯五四四一卷題作「王梵志立詩集卷中」,因知伯三二一一卷諸詩亦應爲王梵志作。 )。
八十年來辨東西(《五燈會元》作「西東」),如今不要白頭公(《五燈會元》作「翁」)。 非長非短非大小,還與諸人性相同。 無來無去兼無住,了却本來自性空。 (見《祖堂集》卷十五、《五燈會元》卷三)。
常記臨岐把酒杯,芳心應得見歸來。 不從去日丁寧約,已向東風取次開。 清燕固難停燭待,雕鞍須是著鞭催。 欄邊殘艷猶堪賞,莫使韶光過了回。
短褐財遮骭,孤烟僅續炊。 久窮方有味,古語不吾欺。 堅坐忘昏旦,殘年迫耄期。 尚餘書滿屋,手校付吾兒。
花遶朱簷柳遶欄,小亭面面錦團欒。 春風橫欲欺詩瘦,且下東窗護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