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鸞皇羽翼成,高低輕重出權衡。 他時俱作公卿去,誇是王家門下生。
无
其他无
〔宋朝〕 梅堯臣
四百鸞皇羽翼成,高低輕重出權衡。 他時俱作公卿去,誇是王家門下生。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田園須蹔往,戎馬惜離羣。 去遠留詩別,愁多任酒醺。 一秋常苦雨,今日始無雲。 山路時吹角,那堪處處聞。
綸閣沈沈無寵命,蘇臺籍籍有能聲。 豈唯不得清文力,但恐空傳冗吏名。 郎署迴翔何水部,江湖留滯謝宣城。 所嗟非獨君如此,自古才難共命爭。
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 翠輦不來金殿閉,宮鶯銜出上陽花。
一別長安後,晨征便信雞。 河聲入峽急,地勢出關低。 綠樹叢垓下,青蕪闊楚西。 路長知不惡,隨處得詩題。
逐鹿走紅塵,炎炎火德新。 家肥生孝子,國霸有餘臣。 帝道雲龍合,民心草木春。 須知煙閣上,一半老儒真。
不妨公退尚清虛,剏得幽齋興有餘。 要引好風清戶牖,旋栽新竹滿庭除。 傾壺待客花開後,煮茗留僧月上初。 更有野情堪愛處,石牀苔蘚似匡廬。
新安從事舊臺郎,直氣多才不可忘。 一旦江山馳別夢,幾年簪紱共周行。 岐分出處何方是,情共窮通此義長。 因附鄰州寄消息,接輿今日信爲狂。
何意欲歸山,道高繇境勝。 花空覺性了,月盡知心證。 永夜出禪吟,清猨自相應。
莫問疎人事,王侯已任伊。 不妨隨野性,還似在山時。 靜入無聲樂,狂拋正律詩。 自爲仍自愛,清淨裏尋思。
不要鬧,不要鬧,聽取龜兒口號。 六隻眼兒睡一覺,抵別人三覺。 (見宋張世南《遊宦紀聞》卷二。 )(按:《遊宦紀聞》謂此詩爲東坡謁呂微仲時述,張端義《貴耳集》卷上徑作東坡代龜作,恐非。 《東臯雜錄》卷一僅作「六隻眼兒分明,睡一覺抵別人三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