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度如履冰,猶恐有不及。 毫釐儻不念,放去如决拾。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栻
履度如履冰,猶恐有不及。 毫釐儻不念,放去如决拾。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涼州風月美,遙望居延路。 泛泛下天雲,青青緣塞樹。 燕山蘇武上,海島田橫住。 更是草生時,行人出門去。
人生分外愁。
華亭參後最幽玄,一句能教萬古傳。 猿抱子歸青嶂後,鳥銜花落碧崖前。 雖知物理無窮際,却恐滄溟有盡年。 爲報五湖雲外客,何妨來此老林泉。 (按:《沅湘耆舊集》卷八云:「琮案:元慈利張兌《天門山圖詩》末云:『可憐宜都周內史,古冢纍纍在山址。 感時撫景亦愴然,周朴小詩何足擬? 』即指此詩也。 次聯爲中和間僧傳明語。 傳明即善會,自鶴林入夾山,有僧問如何是夾山境,答以猿抱子歸云云,朴即用其語也。 」)。
詩思尋常有,偏於客路新。 能追無盡景,始見不凡人。 細讀公奇作,都忘我病身。 蘭亭盡名士,逸少獨清真。
志士能輕萬戶封,野人自愛一枝筇。 行窮綠岸呼船渡,糴得黄粱就碓舂。 林外人家明遠火,月邊僧閣下疏鐘。 江村不用愁孤絕,小店茅簷儘見容。
久矣投裝返舊墟,不將心事賦閑居。 荷鉏带月朝治穢,植杖臨風夕挽蔬。 三逕猶尋陶令宅,萬籤聊借鄴侯書。 木瓜更得瓊琚報,吟咏從今樂有餘。
步尋松篠款谽谺,忽到孤山處士家。 十頃蒼鱗漾牆角,一鉤寒玉插簷牙。 杯行不乏紅絲鱠,飯了仍供白露芽。 把臂傾舒吾已怯,又分離緒上歸槎。
雨合園林水滿池,黄鸝無語鷺頻窺。 哦吟終日大自好,黜陟與時殊不知。 北海定欣真識面,阿連還喜伴成詩。 自從諸老凋零後,此事于今更屬誰。
李師琴紋如卧蛇,一彈使我三咨嗟。 五音商羽主肅殺,颯颯坐上風吹沙。 忽然黄鍾回暖律,當冬草木皆萌芽。 郡齋日午公事退,荒涼樹石相交加。 李師一彈鳳凰聲,空山百鳥停嘔啞。 我怪李師年七十,面目明秀光如霞。 問胡以然笑語我,慎勿辛苦求丹砂。 惟當養其根,自然燁其華。 又云理身如理琴,正聲不可干以邪。 我聽其言未云足,野鶴何事還思家。 抱琴揖我出門去,獵獵歸袖風中斜。
蟠際函三極,精微破一毫。 百川滄海受,五嶽衆山高。 退託初何有,聲名肯自豪。 誰人傷日月,用力爾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