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 其八

〔宋朝〕 張栻

湖邊小築喜新成,秋入西山照眼明。 不是厭喧來覓靜,四時光景本均平。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杜位宅守歲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杜甫 唐宋诗
  • 新樂府 司天臺 引古以儆今也

    司天臺,仰觀俯察天人際。 羲和死來職事廢,官不求賢空取藝。 昔聞西漢元成間,上陵下替謫見天。 北辰微闇少光色,四星煌煌如火赤。 耀芒動角射三台,上台半滅中台坼。 是時非無太史官,眼見心知不敢言。 明朝趨入明光殿,唯奏慶雲壽星見。 天文時變兩如斯,九重天子不得知。 不得知,安用臺高百尺爲。

    白居易 唐宋诗
  • 榆溪道上

    初日在斜溪,山雲片片低。 鄉愁夢裏失,馬色望中迷。 澗底淒泉氣,巖前遍綠荑。 非關秦塞去,無事候晨雞。

    歐陽玭 唐宋诗
  • 嫁女詩 九

    上清神女,玉京仙郎。 樂此今夕,和鳴鳳凰。 鳳凰和鳴,將翱將翔。 與天齊休,慶流無央。

    嵩嶽諸仙 唐宋诗
  • 謁天柱山真君祠

    天柱吐白雲,仙宮隔青靄。 新亭皇黃家,舊封傳漢代。 猶持蘋藻奠,永荷閻閭泰。 彷彿見羣仙,凌風振青珮,仰攀丹鳳翼,俯躍蒼龍背。 暫息三峯前,還逐九霄外。 灊嶽高似掌,皖水遙疑帶。 半壁風雨來,空林鬼神會。 今我何爲者,赤紱仍皂蓋。 遠愧黃與龔,流芳及千載。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八六《灊山部》)(〖1〗韋曾,原列入「無世次」作者。 今考《元和姓纂》卷二韋氏西眷房有韋曾,爲萬年令光朝之子,任舒州刺史、職方)(員外郎。 《寶刻業編》卷十八載韋曾貞元二十年撰《巴郡太守嚴颜廟碑》。 《郎官石柱題名》司動員外郎有韋曾,勞格《郎官考》卷八錄山東益都元和十四年石刻《寶鞏等題名》有「裏行韋曾」字樣。 天柱山在舒州懷寧,此詩當即韋曾任舒州刺史時作。 )。

    韋曾 唐宋诗
  • 靈隱寺

    長松晉家樹,絕頂客兒亭。 (見《淳祐臨安志》殘本卷八)。

    盧元輔 唐宋诗
  • 舟次朱家曲寄許下故人

    藹藹桑柘岸,喧喧雞犬村。 晚雲連雨黑,秋水带沙渾。 稍聽鄰船語,初分異土言。 雖嗟遠朋友,日喜近田園。

    梅堯臣 唐宋诗
  • 自詒

    健忘閑何害,貪眠老正宜。 本心惟泥酒,餘習略存詩。 未廢春農業,猶堪幼學師。 微官何所戀,請老五年遲。

    陸游 唐宋诗
  • 哭季長二首 其二

    我荷鋤時君賜環,君歸我復造清班。 無由促席暫握手,每得寄聲聊解顔。 造物不令成老伴,著書猶喜在名山。 半年僅得陳蓴鯽,白首臨風涕自潸。

    陸游 唐宋诗
  • 買船至演平拜建康劉公墓下遂入城假館梅山堂感涕有作

    維舟新曆口,步上秣陵阡。 高丘忽嵯峨,宿草迷荒烟。 拜起淚再滴,哀哉不能言。 驅車且復東,借此虛堂眠。 念昔堂中人,經營幾何年。 一旦舍之去,千秋不言還。 露井益清渫,風林更修鮮。 思公獨不見,涕下如奔川。 感慨西州門,愴悢山陽篇。 晤嘆日隠樹,悲歌月當軒。 堂堂忠孝心,終古諒弗諼。 尚與吳門子,歸來故山巔。

    朱熹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