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過高臺獲信老詩集

〔宋朝〕 張栻

蕭然僧榻碧雲端,細讀君詩夜未闌。 門外蒼松霜雪裏,比君佳處讓高寒。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惠義寺送王少尹赴成都

    苒苒谷中寺,娟娟林表峰。 闌干上處遠,結構坐來重。 騎馬行春徑,衣冠起晚鐘。 雲門青寂寂,此別惜相從。

    杜甫 唐宋诗
  • 夏日獨直寄蕭侍御

    憲臺文法地,翰林清切司。 鷹猜課野鶴,驥德責山麋。 課責雖不同,同歸非所宜。 是以方寸內,忽忽暗相思。 夏日獨上直,日長何所爲。 澹然無他念,虛靜是吾師。 形委有事牽,心與無事期。 中臆一以曠,外累都若遺。 地貴身不覺,意閑境來隨。 但對松與竹,如在山中時。 情性聊自適,吟詠偶成詩。 此意非夫子,餘人多不知。

    白居易 唐宋诗
  • 早發

    綠野含曙光,東北雲如茜。 栖鴉林際起,落月水中見。 此身何自苦,日日凌霜霰。 流蘇帳裏人,猶在陽臺畔。

    于濆 唐宋诗
  • 武三思席上詠綺娘(題擬)

    傾國精神掌上身,天風驚雪上香裀。 須臾舞徹《霓裳曲》,騃卻高堂滿座人。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卷二引《甘澤謠》)。

    魏元忠 唐宋诗
  • 和入京

    俘囚經萬里,憔悴度三春。 髮改河陽鬢,衣餘京洛塵。 鍾儀悲去楚,隨會泣留秦。 既謝(一作「得」)平吳利,終成失路人。 (見《文苑英華》卷二四○)(按:《古詩紀》、《全隋詩》及逯欽立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皆收此詩爲隋詩,實誤。 隋無呂讓其人,《文苑英華》另收呂讓大和八年作《楚州刺史廳記》,可證。 )。

    呂讓 唐宋诗
  • 王良百一歌 齒歲 七

    𮪃牙初出肉,俗言五六春。 至老或不生,須憑區臼真。 (以上均見宛委山堂本《說郛》弓一○七徐成《相馬書》)(〖1〗《舊唐書·經籍志》子部農家類著錄:「《相馬經》,又二卷,徐成等撰。 」)(〖2〗《新唐書·藝文志》子部農家類著錄:「徐成等《相馬經》二卷。 」〖3〗《太平御覽》卷八九六引《伯樂相馬經》云:「江淮津督徐成字子長,兄弟蒙寵於府君,治馬方以報,千金不傳,號《淮津方》。 」〖4〗今人王毓瑚《中國農學書錄》云:「據現有的線索推測,〖徐成〗極可能是唐代人。 《說郛》收的有一種徐咸的《相馬書》,『咸』、『成』二字字形相近,或者就是此書。 」今按:《鄭堂讀書記補逸》謂徐咸爲宋人,今人編《中國叢書綜錄》從之。 核以文獻,尚無明證。 《說郛》收此書於陸龜蒙《耒耜經》、傅肱《蟹譜》之間,卷首署「代郡徐咸」,不言時代。 「代郡」非宋時地名。 兩《唐志》既已著錄此書,其時代當在開元以前。 《伯樂相馬經》見載於《隋書·經籍志》五行類,《舊唐志》錄此書於隋諸葛穎之前,據此二證,頗疑成爲隋前人。 但《隋志》不錄此書,至《舊唐志》始見收,終不能排除其爲唐人的可能性。 今收入先宋詩,以俟考定。 )。

    徐成 唐宋诗
  • 寄如愚珙二首 其二

    雁塔蟾宮盡假途,要須行實副名譽。 六經堂上歸來日,飽讀平生未見書。

    劉子翬 唐宋诗
  • 九日遊天竺

    霞影塔觜紅,嵐光佛頭綠。 沙明疎柳外,尋路遶湖曲。 遠客誰與俱,斯遊未爲獨。 佳處心自領,未易語童僕。 應接敢憚煩,山水相追逐。 此間有魚鳥,怪我來不速。 都城無閒官,旬謁廢休沐。 幸茲九日臨,及此秋氣淑。 醺酣豈無分,登眺寧免俗。 起行九里松,試插一枝菊。 西風莫欺客,破帽雙鬢禿。 未敢醉向人,藕泉潄新馥。

    李石 唐宋诗
  • 盤洲雜韻上 荳蔻花

    冶葉擁香苞,盈盈二月交。 相思意安在,試去想花梢。

    洪适 唐宋诗
  • 國師南巖詩

    七閩山秀江逾碧,俗知禮義亡姦慝。 賊潮何事率淮民,擁衆南來稍蠶食。 椎埋却冢荒徑裏,醉飽呼天爛漁弋。 孽駒躡迹逞神怪,河海波騰雲潑墨。 門開啟聖像雙闕,臺築三清伴紫極。 一朝春燕飛入宮,九龍帳底生荆棘。 舉宗屠肆血腥穢,骸骨無人坎墳域。 群凶睨目暗招邀,起火狐鳴乘月黑。 雪峯禪客漏遺種,物色漳川俄訪得。 蘆黄葦白秋風多,欲話辛酸語還塞。 易衣傳入虎狼口,翻覆死生難可測。 至今尚餘下輦處,巧作妖言相誕惑。 我曾親到國師巖,父老頗能爲記憶。 吐冤戟手駡從效,陰與群姦爲羽翼。 孤僧逼將上車去,水石含悲空寂默。 唯有霜鍾音韻清,破寒千里傳消息。

    蔡如松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