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賦遠遊,羣僊謂匹敵。 朅來吏海隅,笑死鶴背客。 昔人混屠酤,不取俗眼識。 惟應赤城老,默許分半席。
无
其他无
〔宋朝〕 陳造
中年賦遠遊,羣僊謂匹敵。 朅來吏海隅,笑死鶴背客。 昔人混屠酤,不取俗眼識。 惟應赤城老,默許分半席。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青楓江色晚,楚客獨傷春。 共對一尊酒,相看萬里人。 猜嫌成謫宦,正直不防身。 莫畏炎方久,年年雨露新。
靜發降靈香,思神意智長。 虎存時促步,龍想更成章。 扣齒風雷響,挑燈日月光。 仙雲在何處?髣髴滿空堂。
一日不見如三月,一月相思如七年。 似隔山河千里地,仍當風雨九秋天。 明朝齋滿相尋去,挈榼抱衾同醉眠。
本爲獨立難,寄彼高樹枝。 蔓衍數條遠,溟濛千朵垂。 向日助成陰,當風藉持危。 誰言柔可屈,坐見蟠蛟螭。
愛此凌霜操,移來獨占春。 貞心初得地,勁節始依人。 籠月煙猶薄,當軒色轉新。 枝低無宿羽,葉靜不留塵。 每與芝蘭近,常慙雨露均。 幸因逢顧盼,生植及茲辰。
李公登飲處,因石爲窪尊。 人事歲年改,峴山今古存。 榛蕪掩前跡,苔蘚餘舊痕。 叔子尚遺德,山公此迴軒。 維舟陪高興,感昔情彌敦。 藹藹賢哲事,依依離別言。 嶇嶔橫道周,迢遰連山根。 餘烈曖林野,衆芳揖蘭蓀。 德暉映巖足,勝賞延高原。 遠水明匹練,因晴見吳門。 陪遊追盛美,揆德欣討論。 器有成形用,功資造化元。 流霞方泔淡,別鶴遽翩飜。 舊規傾逸賞,新興麗初暾。 醉後接㒿倒,歸時騶騎喧。 遲迴向遺跡,離別益傷魂。 覽事古興屬,送人歸思繁。 懷賢久徂謝,贈遠空攀援。 八座欽懿躅,高名播乾坤。 松深引閑步,葛弱供險捫。 花氣酒中馥,雲華衣上屯。 森沈列湖樹,牢落望郊園。 白日半巖岫,清風滿丘樊。 旌麾間翠幄,簫鼓來朱轓。 閑路躡雲影,清心澄水源。 萍連浦中嶼,竹繞山下村。 景落全谿暗,煙凝半嶺昏。 去日往如復,換年涼代溫。 登臨繼風騷,義激舊府恩。
玉座新規盛,金章舊制非。 列城初執禮,清廟重垂衣。 不覩千箱詠,翻愁五稼微。 祇將蘋藻潔,寧在餼牢肥。 徙市行應謬,焚巫事亦違,至誠期必感,昭報意猶希。 海日明朱檻,谿煙濕畫旗。 迴瞻郡城路,未欲背山歸。 (《會稽掇英總集》卷八)(〖1〗《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四二《集古錄跋尾》卷九《唐薛苹唱和詩》〖大和中〗云:「右薛苹唱和詩,其間馮宿、馮定、李紳皆唐顯人,靈澈以詩名後世,皆人所想見者,然詩皆不及苹,豈唱者得於自然,和者牽於強作耶!」〖2〗《寶刻叢編》卷十三引歐陽棐《集古錄目》云:「《唐禹廟詩》,唐浙東觀察使越州刺史薛苹詩,不著書人名氏。 苹初至鎮,易禹廟金紫服以冠冕,後因祈雨,作此詩,其和者鹽鐵轉運崔述等凡十七首。 」按:岑仲勉先生《貞石證史·薛苹唱和詩即禹廟詩》對此詩考證甚詳,可參看。 惟訂歐陽修云「大和中」刻石爲誤,實未察《集古錄跋尾》著錄年歲,爲刻石時間而非寫作時間,爲小疵耳。 )。
迢迢脩嶺踏朱紅,林壑深藏古梵宮。 一閣摩雲鎖宸翰,神光長照大江東。
黑雲垂到地,飛霰如細礫。 我從湖上歸,散髮醉吹笛。 少年志功名,目視無堅敵。 慘淡古戰場,往往身所歴。 寧知事大繆,白首猶寂寂。 凄凉武侯表,零落陳琳檄。 報主知何時,誓死空憤激。 天高白日遠,有泪無處滴。
夢中簷溜作灘聲,幼竹新荷總解鳴。 曉色滿城渾是喜,更無一寸旱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