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題張仲思孝友堂

〔宋朝〕 陳造

筆端吐陽春,胸次著雲夢。 袖中匠石斤,規矩隨意中。 君侯道藝樂,不許俗子共。 深堂埃𡏖外,平日文字供。 默對八窗靜,不但十年種。 妙語落人間,一一萬金重。 平反與進修,併作旨甘奉。 只今衣五綵,頗亦笛三弄。 何人侍板輿,觴豆燕羣從。 鴒原春事繁,鴈影天宇空。 傍睨梟雉呼,或作鄒魯閧。 紛紛手翻覆,納納腹空洞。 汲直合居中,器博滯近用。 初計拔薤來,竟息憩棠訟。 翛然擁書坐,竹風助吟諷。 更聽雛鳳鳴,未妨蜚鴻送。 今皇志復古,俗有後賓貢。 斯文屬耆儒,夏屋况巨棟。 江漢繼崧高,誰當第嘉誦。 縣知尹吉甫,縮手辟張仲。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夏日即事

    到曉改詩句,四鄰嫌苦吟。 中宵橫北斗,夏木隱栖禽。 天地先秋肅,軒窗映月深。 幽庭多此景,惟恐曙光侵。

    劉得仁 唐宋诗
  • 贈信美寺岑上人

    巡禮諸方遍,湘南頻有緣。 焚香老山寺,乞食向江船。 紗碧籠名畫,燈寒照淨禪。 我來能永日,蓮漏滴寒泉。

    司空圖 唐宋诗
  • 窮花常閉戶,秋城聞搗衣。 樹迴早秋色,川長遲落暉。

    丁仙芝 唐宋诗
  • 還源詩十二章 一

    還源去,生死湼槃齊。 由心不平等,法性有高低。

    傅翕 唐宋诗
  • 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

    雙鵝飛洛陽,五馬渡江徼。 何意上東門,胡雛更長嘯。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廟。 太白晝經天,頹陽掩餘照。 王城皆蕩覆,世路成奔峭。 四海望長安,嚬眉寡西笑。 蒼生疑落葉,白骨空相弔。 連兵似雪山,破敵誰能料。 我垂北溟翼,且學南山豹。 崔子賢主人,歡娛每相召。 胡牀紫玉笛,却坐青雲呌。 楊花滿州城,置酒同臨眺。 忽思剡溪去,水石遠清妙。 雪盡天地明,風開湖山貌。 悶爲洛生詠,醉發吳越調。 赤霞動金光,日足森海嶠。 獨散萬古意,閑垂一溪釣。 猨近天上啼,人移月邊櫂。 無以墨綬苦,來求丹砂要。 華髮長折腰,將貽陶公誚。

    李白 唐宋诗
  • 送顏平原

    天子念黎庶,詔書換諸侯。 仙郎授剖符,華省輟分憂。 置酒會前殿,賜錢若山丘。 天章降三光,聖澤該九州。 吾兄鎮河朔,拜命宣皇猷。 駟馬辭國門,一星東北流。 夏雲照銀印,暑雨隨行輈。 赤筆仍在篋,鑪香惹衣裘。 此地鄰東溟,孤城弔滄洲。 海風掣金戟,道吏呼鳴騶。 郊原北連燕,剽劫風未休。 魚鹽隘里巷,桑柘盈田疇。 爲郡豈淹旬,政成應未秋。 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馴鷗。 蒼生已望君,黃霸寧久留。

    岑參 唐宋诗
  • 次韻和友人竹石

    厚德鎮囂浮,才高謝羈束。 所賦雖不均,而皆堪比玉。 此君非俗姿,終朝看不足。 客至亦忘歸,裊裊茶烟綠。

    李若水 唐宋诗
  • 和徐從道韵二首 其一

    高軒遥肯顧,掃室慣逢迎。 酒喜頻中聖,官慚四至卿。 憂時論曲突,感物詠長檠。 古道難開口,微君孰與明。

    劉子翬 唐宋诗
  • 題趙德脩所藏孫太古尹喜傳道圖

    大柏森森護盤石,老聃踞坐三人立。 盛德之容本和豫,漠然不應豈真實。 曏者隱奧九九篇,纔示指畫意已傳。 細看尹喜磬折處,金篦刮膜見全天。 侍旁二子來何許,無乃徐甲庚桑楚。 注目拱手氣不吐,畫師筆端更解語。 函谷關廢河水黄,授經臺傾隴草荒。 一幅東絹吾無用,要逐青牛歸帝鄉。

    王灼 唐宋诗
  • 雨中買酒鏡湖酒樓

    陰風號大澤,暮雨上高樓。 愁憶新豐酒,寒思季子裘。 登臨天地迮,老病歲時遒。 安得急裝去,北平防盛秋。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