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感事十詩上李侍郎 其七

〔宋朝〕 陳造

長松倚絕壑,高蘿纏綿之。 蒼山屹半空,白雲相因依。 揮策馬不前,自問此何時。 聖賢運化樞,奇髦各騖馳。 躑躅諸儒後,槁暴窮山爲。 槃木貴有因,平心勿嗟咨。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

    飄泊懷書客,遲迴此路隅。 問津驚棄置,投刺忽踟躕。 方伯恩彌重,蒼生詠已蘇。 郡稱廉叔度,朝議管夷吾。 乃繼三台側,仍將四岳俱。 江山澄氣象,崖谷倚冰壺。 詔寵金門策,官榮葉縣鳧。 擢才登粉署,飛步躡雲衢。 起草徵調墨,焚香即宴娛。 光華揚盛矣,霄漢在茲乎。 隱軫推公望,逶迤協帝俞。 軒車辭魏闕,旌節副幽都。 始佩仙郎印,俄兼太守符。 尤多蜀郡理,更得潁川謨。 城邑推雄鎮,山川列簡圖。 舊燕當絕漠,全趙對平蕪。 曠野何瀰漫,長亭復鬱紆。 始泉遺俗近,活水戰場無。 月換思鄉陌,星廻記斗樞。 歲容歸萬象,和氣發鴻罏。 淪落而誰遇,棲遑有是夫。 不才羞擁腫,干祿謝侏儒。 契闊慙行邁,羈離憶友于。 田園同季子,儲蓄異陶朱。 方欲呈高義,吹噓揖大巫。 永懷吐肝膽,猶憚阻榮枯。 解榻情何限,忘言道未殊。 從來貴縫掖,應是念窮途。

    高適 唐宋诗
  • 送密秀才吏部駮放後歸蜀應崔大理序

    蜀國本多士,雄文似相如。 之子西南秀,名在賢能書。 薄祿且未及,故山念歸歟。 迢迢三千里,返駕一羸車。 玉壘長路盡,錦江春物餘。 此行無慍色,知爾戀林廬。

    權德輿 唐宋诗
  • 惡神行雨

    凶神扇𥳽惡神行,汹湧挨排白霧生。 風擊水凹波撲凸,雨漴山口地嵌坑。 龍噴黑氣翻騰滾,鬼掣紅光劈劃揁。 哮吼忽雷聲揭石,滿天啾唧鬧轟轟。

    姚合 唐宋诗
  • 遊長安諸寺聯句 道政坊寶應寺 小小寫真聯句

    如生小小真,猶自未棲塵。 褕袂將離座,斜柯欲近人。 昔時知出衆,情寵占橫陳。 不遣遊張巷,豈教窺宋鄰。 庾樓吹笛裂,弘閣賞歌新。 蟬怯纖腰步,蛾驚半額嚬。 圖形誰有術,買笑詎辭貧。 複隴迷村徑,重泉隔漢津。 同心知作羽,比目定爲鱗。 殘月巫山夕,餘霞洛浦晨。

    段成式 唐宋诗
  • 用東坡三峽橋韵贈源上人

    解衣振林霏,欹枕聽簷溜。 饑腸欲雷鳴,病耳忽牛鬬。 自嗟兵火餘,十載困淮右。 崎嶇窮水石,邂逅遍巖竇。 山遊雜麋鹿,野處狎猿狖。 那知膏粱肥,但覺蔬筍瘦。 寶林吾北鄰,晨夕鐘鼓奏。 疏篁玉森列,樛木弓半彀。 來爲聖人祝,歌唄發清晝。 歸餘雨脚稀,溪流静如漱。

    王之道 唐宋诗
  • 戒庵主示諸老船子圖偈贊因與之結緣 其一

    我笑華亭老,虛舟漾明月。 撞著問津人,萬劫繫驢橛。

    釋慧空 唐宋诗
  • 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廡取凉

    畏暑中夜起,出門月露清。 晶熒卧銀漢,錯落低玉繩。 網戶閉妙香,石樓棲古燈。 風從何處來,殿閣微凉生。 桂旗儼不動,藻井森上征。 榱楣共突兀,鬼物相枝撐。 彭觥鐵拄杖,磔磔棲燕驚。 俗人豈解事,鼻息春雷鳴。 大星送曉來,四窗炯微明。 顥氣澡肌骨,栩栩兩腋輕。 乘風欲歸去,驂鸞羾青冥。 却恐方平知,浪得狡獪名。

    范成大 唐宋诗
  • 婺女極目亭

    危樓雄據郡城東,掃盡秋雲快碧空。 目力不容山隔斷,詩情長與酒無窮。 先分樓下雙溪水,高挹人間萬里風。 興逸不知真近遠,五弦聲裏送歸鴻。

    樓鑰 唐宋诗
  • 尚書湯公挽詞 其二

    奏邸崇先契,周旋古括州。 殿庭觀唱第,海郡繼承流。 方快飛騰上,俄聞汗漫游。 鳳凰山下路,丹旆想悠悠。

    樓鑰 唐宋诗
  • 呂待制所居八詠 緩步

    躍馬乘軒四十年,誰知公是地行仙。 向來曳履星辰上,今作遊山杖屨緣。 總爲鼻端清栩栩,能令脚底步翩翩。 青鞋若許陪行樂,早晚誅茅半隠邊。

    王炎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