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同陳宰黄簿游靈山八首宰云吾輩可謂忙裏偷閑苦中作樂以八字爲韻 其一

〔宋朝〕 陳造

浮天大江白,發地羣山蒼。 江山環挹處,一鷲棲寶坊。 偶從紅塵中,與客分僧床。 却窺紅塵底,紛作磨蟻忙。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初去郡齋書懷

    肅徒辭汝頴,懷古獨悽然。 尚想文王化,猶思巢父賢。 時移多讒巧,大道竟誰傳。 況是疾風起,悠悠旌斾懸。 征鳥無返翼,歸流不停川。 已經霜雪下,乃驗松柏堅。 回首望城邑,迢迢間雲煙。 志士不傷物,小人皆自妍。 感時惟責己,在道非怨天。 從此適樂土,東歸知幾年。

    薛據 唐宋诗
  • 享太廟樂章

    於穆時文,受天明命。 允恭玄默,化成理定。 出震嗣德,應乾傳聖。 猗歟緝熙,千億流慶。

    鄭絪 唐宋诗
  • 端居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牀敵素秋。 堦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隱 唐宋诗
  • 小遊仙詩九十八首 七十六

    彤閣鐘鳴碧鷺飛,皇君催熨紫霞衣。 丹房玉女心慵甚,貪看投壺不肯歸。

    曹唐 唐宋诗
  • 高麗鏡文

    三水中,四維下,上帝降子於辰馬。 先操雞,後搏鴨。 己年中,二龍見。 一則藏身青木中,一則見形黑金東。

    不詳 唐宋诗
  • 酬忠公林亭

    江外有真隱,寂居歲已侵。 結廬近西術,種樹久成陰。 人迹乍及戶,車聲遙隔林。 自言解塵事,咫尺能輜塵。 爲道豈廬霍,會靜由吾心。 方秋院木落,仰望日蕭森。 持我興來趣,采菊行相尋。 塵念到門盡,遠情對君深。 一談入理窟,再索破幽襟。 安得山中信,致書移尚禽。

    包融 唐宋诗
  • 遊仙篇

    絳宮珠闕敞仙家,蜺裳羽旆自淩霞。 碧落晨飄紫芝蓋,黃庭夕轉綵雲車。 周旋宇宙殊非遠,窵望蓬壺停翠幰。 千齡一日未言[賒]({目佘}),億歲嬰孩誰謂晚? 逶迤鳯舞時相向,變囀鸞歌引清唱。 金漿既取玉杯斟,玉酒還用金膏釀。 駐逈遊天域,排空[聊]憩息。 宿志慕三元,翹心祈五色。 [仙]儲本性諒難求,聖迹奇術秘[玄](元)猷。 願[允]丹[誠]賜靈藥,方期久視御隆周。 (見趙紹祖《金石續鈔》卷一)(〖1〗案石刻題作《雜言遊仙篇》,下署「御製,奉宸大夫臣薛曜書。 」〖2〗趙紹祖《金石續鈔》跋尾:「末句云:『方期久視御隆周。 』則此詩久視元年作而刻之於石者也。 武氏此詩不見於他書,而今古金石家亦未有著於錄者,故存之。 」〖3〗又按詩中日,原作●;天,原作●;聖,原作●;附注中臣,原作●,均武后所製新字。 〖4〗此詩又見收於武億《偃師金石遺文記》卷上、乾隆《偃師縣志》卷二七武億撰《金石錄》上〖此即將前列武億書收入〗、孫星衍《續古文苑》卷四、王昶《金石萃編》卷六三,另畢沅《中州金石記》亦著錄,但未錄原文。 上列各本,錄文)(稍有出入,校如次:「窵望」,上列四書皆作「寫望」;「{目佘}」四書皆作「賒」,今據改;「相向」,武億錄作「相尚」;「聊憇息」之「聊」字,「仙儲」之「仙」字,《金石續鈔》原缺,據尚書補;「本性」之「性」字,武億及王昶錄本皆缺;「玄猷」之「玄」字,《金石續鈔》作「元」,武億錄作「玄」,《金石萃編》及《續古文苑》皆注明爲廟諱,故據改;「願允丹誠」之「允」、「誠」二字,諸本皆缺,惟《續古文苑》不缺,今據補。 )。

    武則天 唐宋诗
  • 送二僧之衡陽 其二

    衡陽老子一僧耳,打雨罵風無別伎。 海上禪流未識渠,將謂三頭仍六臂。 兩川邁往初不然,我喜其行重說偈。 披秀菴前癩狗兒,要見衡陽只這是。

    釋慧空 唐宋诗
  • 思歸八絕 其四

    夜夢俞音出帝闈,朝來江雨已生肥。 扁舟載酒吹長笛,未減遼東獨鶴歸。

    胡寅 唐宋诗
  • 郡圃有荔支名白蜜者熟最晚戲成一絕

    紛紛蜂采百花歸,蜜在枝頭竟不知。 造物要令甜在後,時人莫訝熟何遲。

    王十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