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次韻何符山人二首 其二

〔宋朝〕 陳造

曉看明璣下網絲,物華俱屬喜晴詩。 一詞不措重呈拙,七字鼎來當更奇。 喜鵲啅人真作意,蝸牛屏迹似知時。 湖山好處長謠去,擬赴蘇堤勝日期。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嵩律師頭陁寺

    相傳五部學,更有一人成。 此日靈山去,何方半座迎。 麻衣逢雪暖,草履躡雲輕。 若見中林石,應知第四生。

    戴叔倫 唐宋诗
  • 夏日陪馮許二侍郎與嚴祕書遊昊天觀覽舊題寄同里楊華州中丞

    三伏草木變,九城車馬煩。 碧霄迴騎射,丹洞入桃源。 臺殿雲浮棟,緌纓鶴在軒。 莫將真破妄,聊用靜持喧。 石甃古苔冷,水筠涼簟翻。 黃公壚下歎,旌斾國東門。

    武元衡 唐宋诗
  • 春送十四叔赴任渝州錄事絕句

    隨牒忽離南北巷,解巾都吏有清風。 巴城鏁印六聯靜,盡日閑謠廨署中。

    權德輿 唐宋诗
  • 飢雪吟

    飢烏夜相啄,瘡聲互悲鳴。 冰腸一直刀,天殺無曲情。 大雪壓梧桐,折柴墮崢嶸。 安知鸞鳳巢,不與梟鳶傾。 下有幸災兒,拾遺多新爭。 但求彼失所,但誇此經營。 君子亦拾遺,拾遺非拾名。 將補鸞鳳巢,免與梟鳶幷。 因爲飢雪吟,至曉竟不平。

    孟郊 唐宋诗
  • 過杜氏江亭

    上國千餘里,逢春且勝遊。 暫聞新鳥戲,似解旅人愁。 野色吞山盡,江煙襯水流。 村醪須一醉,無恨滯行舟。

    姚合 唐宋诗
  • 送進士臧濆下第後歸池州

    賦成無處換黃金,却向春風動越吟。 天子愛才雖仄席,諸生多病又沾襟。 柳攀灞岸狂遮袂,水憶池陽淥滿心。 珍重綵衣歸正好,莫將閑事繫升沈。

    羅隱 唐宋诗
  • 東都酺宴四首 三

    曉月調金闕,朝暾對玉盤。 爭馳羣鳥散,鬬伎百花團。 遇聖人知幸,承恩物自歡。 洛橋將舉燭,醉舞拂歸鞍。

    張說 唐宋诗
  • 詩 三十五

    出家求出離,哀念苦衆生。 助佛爲揚化,令教選路行。 何曾解救苦,恣意亂縱橫。 一時同受溺,俱落大深阬。

    拾得 唐宋诗
  • 題梵書(伯三九八六)

    毫(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 (〖1〗這首詩雖不見《全唐詩》和《全唐詩逸》,在敦煌本沒有出現以前,是曾經廣泛流傳的。 依余所知,最早的是一○七七年陝西咸甯縣臥龍寺的石刻本,但題太宗,不作玄宗。 一三○八年河南登封縣的刻石,又題玄宗,不作太宗。 敦煌本標題作《玄宗題梵書》,證明這首詩在唐末已經流傳,而且證明在唐末是題玄宗作的。 石刻資料見於王昶的《金石萃編》卷一三七,錄附於後。 )。

    唐明皇 唐宋诗
  • 飛英寺(句)

    兩岸槿花紅障步,一行山色綠屏風。 (《輿地紀勝》四《安吉州·景物》)。

    錢弘偡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