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旬閉戶耐寒威,起視晴空碧四圍。 黄鳥啼邊忽游子,白龍去後漸單衣。 年時尚記尋芳約,老境仍憐得醉希。 紅影幽香虎丘路,杖藜携酒莫相違。
无
其他无
〔宋朝〕 陳造
兼旬閉戶耐寒威,起視晴空碧四圍。 黄鳥啼邊忽游子,白龍去後漸單衣。 年時尚記尋芳約,老境仍憐得醉希。 紅影幽香虎丘路,杖藜携酒莫相違。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使君何在在江東,池柳初黃杏欲紅。 有興即來閑便宿,不知誰是主人翁。
自古分功定,唯應缺又盈。 一宵當皎潔,四海盡澄清。 靜覺風微起,寒過雪乍傾。 孤高稀此遇,吟賞倍牽情。
曲水分飛歲已賒,東南爲客各天涯。 退公秖傍蘇勞竹,移宴多隨末利花。 銅鼓夜敲溪上月,布帆晴照海邊霞。 三年謾被鱸魚累,不得橫經侍絳紗。
年來還未上丹梯,且著漁蓑謝故溪。 落盡梨花春又了,破籬殘雨晚鶯啼。
叢叢寒水邊,曾折打魚船。 忽與亭臺近,翻嫌島嶼偏。 花明無月夜,聲急正秋天。 遙憶巴陵渡,殘陽一望煙。
心遠浮雲知不還,心雲併在有無間。 狂風何事相搖蕩,吹向南山復北山。
鴉鳴東牖曙,草秀南湖春。 (《十萬卷樓叢書》本皎然《詩式》卷四)(按:《詩式》誤作「祖迥」,今據《吟窗雜錄》卷三十二、《四友齋叢說》卷二十四、《全唐詩》卷八五一定爲神迥作。 《吟窗雜錄》題作《懷歐陽山人》。 《全唐詩》收此二句,缺題。 又其小傳云:「臨晉人。 姓田。 貞觀間流化岷峨,爲道俗宗仰。 」殆據《續高僧傳》卷十五。 按唐有二神迥,另一爲寶應間越州僧,見《宋高僧傳》卷二九。 檢《詩式》錄其詩於嚴維、皇甫冉等詩後,知應爲肅代間人。 詩中提到之南湖,亦在越中。 詩題中之嚴秀才,疑即長期居於越中之嚴)(維。 因知此詩應爲越州僧神迥作,《全唐詩》誤,今爲移正補題重錄。 )。
陂色入柴關,陽和遠近還。 平蕪隨蹇步,新水照衰顔。 廢堞鳥聲樂,晴臯雉羽斑。 一逢樵客語,無竢辦連環。
處世何嘗盡值才,虛名高位自驚猜。 千重浪裏隨流出,百尺竿頭試險回。 衰鬢不徒欺曉雪,孤心兼欲伴寒灰。 嵩陽潁曲風煙接,已仗歸雲作隠媒。
惡殺常根食,安貧但縕袍。 消搖敢言達,簡默本非高。 入剡逢飛雪,遊吳看怒濤。 平生笑漁父,苦語勸餔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