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收郡印,京兆責獄囚。 狂兄與狂弟,不解對花愁。
无
其他无
〔唐朝〕 呂溫
天子收郡印,京兆責獄囚。 狂兄與狂弟,不解對花愁。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出山成北首,重去結茅廬。 移石修廢井,埽龕盛舊書。 開田留杏樹,分洞與僧居。 長在幽峰裏,樵人見亦疎。
四十已云老,況逢憂窘餘。 且抽持板手,却展小年書。 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 聞流寧歎吒,待俗不親疎。 遇事知裁剪,操心識卷舒。 還稱二千石,於我意何如。
一杯正發吟哦興,兩盞還生去住愁。 何似全家上船去,酒旗多處即淹留。
村舍少聞事,日高猶閉關。 起來花滿地,戴勝鳴桑間。 居安即永業,何者爲故山。 朱門與蓬戶,六十頭盡斑。
穠華自古不得久,況是倚春春已空。 更被夜來風雨惡,滿階狼籍沒多紅。
掃石耕山舊子真,布衣草履自隨身。 石崖壁立題詩處,知是當年鳳閣人。
前人心裏怯,乾喚愧曹長。 紙筆見續到,仍送一縑箱(一作「想」)。 錢多早發遣,物少被頡頏。 解寫除却名,楷(項校「揩」)赤將頭放。
徘徊玄嶽巓,翻焉御飛龍。 齊騰八紘外,翺翔閶闔房。 (見同書卷一。 以上所錄《韻補》中詩,均以中華書局影宋本爲底本,校以《連筠簃叢書》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韻補》卷首書目釋《道藏》歌詩云:「當是魏晉時人所作。 其文詞非儒家所急,取其韻古也。 多陽聲,與《黃庭》同。 」今人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後記》云:「《韻補》引用的《道藏》歌詩,其中就有唐孟郊作的《列仙文·方諸青童歌》,……爲此,《韻補》所用道歌,本書一概不取。 」今按:以孟郊詩與吳棫所錄對校,二十字中有八字不同,故前仍錄出。 據逯先生所云,《韻補》諸詩雖不能斷定爲魏)(晉間人作,但爲宋以前人作,殆無疑義。 宋代道家著作中常見的「坎離交媾、嬰兒姹女、道家修養之術」〖《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七《金丹詩訣》提要語〗,諸詩中皆未見,即爲一證。 今收入先宋詩。 )。
黄面手中花一枝,頭陀微笑識人希。 人天百萬共尊貴,何不打頭勘座師。
十日元無兩日晴,小園幽事最關情。 早披鶴氅看雲出,晚踏漁舟趁月明。 夜雨洗來修竹浄,曉風吹入瘦松清。 野亭花徑緣君埽,嫋嫋秋聲動旆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