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屋高低正復斜,蔚藍影裏著人家。 底消山峽三分瘴,爭課盧仝七椀茶。
无
其他无
〔宋朝〕 陳造
竹屋高低正復斜,蔚藍影裏著人家。 底消山峽三分瘴,爭課盧仝七椀茶。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柳眼開渾盡,梅心動已闌。 風光好時少,杯酒病中難。 學問慵都廢,聲名老更判。 唯餘看花伴,未免憶長安。
採藥朅來藥苗盛,藥生只傍行人徑。 世人重耳不重目,指似藥苗心不足。 野客住山三十載,妻兒共寄浮雲外。 小男學語便分別,已辯君臣知匹配。 都市廣長開大鋪,疾來求者多相悞。 見說韓康舊姓名,識之不識先相怒。
荷蓧衰翁似有情,相逢攜手遶村行。 燒畬曉映遠山色,伐樹暝傳深谷聲。 鷗鳥忘機翻浹洽,交親得路昧平生。 撫躬道直誠感激,在野無賢心自驚。
沛中歌舞百餘人,帝業功成里巷新。 半夜素靈先哭楚,一星遺火下燒秦。 貔貅掃盡無三戶,雞犬歸來識四鄰。 惆悵故園前事遠,曉風長路起埃塵。
蟬眼龜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趨。 如今飣在盤筵上,得似江湖亂走無。
玉貌自宜雙黛翠,桃花獨笑一枝春。 秋水未鳴遊女佩,寒雲空滿望夫山。 黃閣暮蟲羅戶牗,紫庭春草遍階墀。 綠耳半蔓湘浦竹,驪文亂點武陵花。 遼陽客路千峰引,薊北鄉心片月知。 山雲渺渺川程遠,木葉蕭蕭鴈過初。 回鴈不傳鄉信去,秋風偏向客衣寒。 千峰黛色因晴出,百谷泉聲欲暮寒。 黛色迥臨滄海上,泉聲遙落白雲中。 喜遇近臣楊得意,慙非詞客馬相如。 秋迎曉月鴻聲早,日暎深山水氣寒。
倖門如鼠穴,也須留一箇。 若還都塞了,好處却穿破。 (此首見陳巖肖《庚溪詩話》卷下。 鄭輯本亦未收。 )(〖1〗陳巖肖《庚溪詩話》卷下:「王梵志詩曰:『倖門如鼠穴,……好處却穿破。 』此言近乎曹相國所謂以獄市爲寄也。 」〖2〗《太平廣記》卷八十二引《史遺》:「王梵志,衛州黎陽人也。 黎陽城東十五里,有王德祖,當隋文帝時,家有林檎樹,生癭大如斗。 經三年,朽爛,德祖見之,乃剖其皮,遂見一孩兒抱胎而□。 德祖收養之。 至七歲,能語,曰:『誰人育我?復何姓名?』德祖具以實語之,因名林木梵天,〖「因名林木梵天」,明鈔本《太平廣記》作「因曰:『雙木曰梵,名曰梵天。 』」語意稍長。 〗後改曰梵志。 曰:『王家育我,可姓王也。 』梵志乃作詩示人,甚有義旨。 」〖3〗楊慎《升庵詩話》卷四引唐釋道世《法苑珠林》:「梵志出家,白首而歸,鄰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 』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 』」按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亦載之,見第十三冊「吾猶昔人」條。 )。
賢愚狂聖等爲人,要是天君自策勲。 舉世紛紛誰得妙,韓公惟許孟軻醇。
澹峰危木掃天春,青到屏端憶故人。 一丈輕綃千里思,爲君今日拂流塵。
晡時捩柂離西興,錢清夜渡見月升。 浮橋沽酒市嘈囋,江口過埭牛凌兢。 寒韲煮餅坐茆店,小鮮供饌尋魚罾。 偶逢估客問姓字,歡笑便足爲交朋。 須臾一飽各散去,帆席健快如超騰。 雲間戍樓鼓坎坎,山尾佛塔燈層層。 夜分到家趨篝火,稺子驚起頭鬅鬙。 道途辛苦未暇說,一尊且復驅嚴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