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知紅藥翻階處,別許金腰一朵開。 名在金甌花會得,即看飛詔下天來。
无
其他无
〔宋朝〕 陳造
前知紅藥翻階處,別許金腰一朵開。 名在金甌花會得,即看飛詔下天來。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司空遠寄養初成,毛色桃花眼鏡明。 落日已曾交轡語,春風還擬竝鞍行。 長令奴僕知飢渴,須着賢良待性情。 旦夕公歸伸拜謝,免勞騎去逐雙旌。
曉服雲英漱井華,寥然身若在煙霞。 藥銷日晏三匙飯,酒渴春深一椀茶。 每夜坐禪觀水月,有時行醉翫風花。 淨名事理人難解,身不出家心出家。
騷人久不出,安得國風清。 擬掘孤墳破,重教大雅生。 皇天高莫問,白酒恨難平。 悒怏寒江上,誰人知此情。
舊有桃花樹,人呼寺故云。 石危秋鷺上,灘遠夜僧聞。 汲井連黃葉,登臺散白雲。 燒丹勾漏合,無處不逢君。 (以上孫承澤《天府廣記》四二《失名唐人詩》,見石刻。 )。
慈恩塔下親(《說郛》本作「上新」)泥壁,滑膩光華玉不如。 何事博陵崔四十,金陵腿上逞歐書。 (見《北里志》)(〖1〗《北里志》:「王團兒……有女數人。 長曰小潤,字子美,少時頗籍籍者。 小天崔垂休變化年溺惑之,所費甚廣。 嘗題記於小潤脾上,爲山所見〖原注:名就今字袞求近白小求宰臨晉〗,贈詩曰〖略〗。 」「爲山所見」四字及原注,《中國古典文學參考資料小叢書》本《北里志》校記及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錄》「崔四十胤」條皆以爲有脫誤訛舛,甚是。 今檢同書有「小天趙爲山」云云,知此詩爲趙崇贈崔胤之作。 《說郛》本《北里志》上引四字作「爲同年李義山所見」。 李商隱已卒於大中間,與崔胤不同時,其誤顯然。 至原注所云,終難索解,姑存疑。 〖《全唐詩》卷八七二收作無名氏之作,今移正重收〗)。
白道向姑熟,洪亭臨道傍。 前有昔時井,下有五丈牀。 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裝。 西望白鷺洲,蘆花似朝霜。 送君此時去,回首淚成行。
驛騎傳書拂塞塵,開緘長跪墨猶新。 霜餘且喜青松在,火盡誰矜白璧真。 嵇阮交遊思舊隠,臯夔功業記名臣。 年來更嗜無生學,笑殺關西仗鉞人。
跨海鐵牛真有力,依山土豹敢言威。 春風二月江南路,相別相逢眼似眉。
銀袍健筆落雲烟,入眼高文墨尚鮮。 隠隠蠶聲桑葉下,看看鵠立棘圖前。 空階夜響催詩雨,平地雷轟造榜天。 試問西湖好風景,何如華屋艷神僊。
人物南州望,風流一代英。 夙傳天上譽,早夢月中名。 車載三千牘,鵬飛九萬程。 向來辭泮水,端合上仙瀛。 接武虞廷邃,含香漢殿清。 漸看丹極近,首冠列星明。 準擬陪三接,周旋位六卿。 鑑分金背重,橐並紫荷輕。 未見恩綸出,那知謗篋盈。 去朝雲路杳,歸侍綵衣榮。 地借徽之竹,樓吹子晉笙。 赤心何所負,白眼不須驚。 自顧銜恩厚,親逢較藝精。 妍媸歸藻鑑,高下見文衡。 夢絕懷蛟異,詞非吐鳳成。 賦能窺小小,經漫說鏗鏗。 誤玷春官籍,終慙月旦評。 搶榆幾類鷃,出谷僅同鶑。 志慕青錢士,名參玉筍生。 別深秋鶴怨,歸問海鷗盟。 未作河西尉,聊爲江上行。 夜沈灘月釣,曉壓隴雲耕。 歲暮人初返,天寒雨未晴。 久稽從杖履,且復卧柴荆。 後見含深恧,微吟寫至情。 佇聽宣室召,鳳閣繼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