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同轉庵諸人筠齋賞荷花次轉庵韵

〔宋朝〕 許及之

一笑筠齋同集客,眼看荷花笑中坼。 未說賞花先賞葉,破曉清香晨竟夕。 了知出水非雕飾,乍覺臨流似塗澤。 多情落日助酣紅,爭媚清漪動寒碧。 其間得意誰最多,幾箇文禽不容隻。 錦鱗似梭躍流黄,雨蓋如鎔傾大白。 同社持觴聊破戒,行令傳花非俚畫。 昆明撐舟真錦渡,太華如船儼仙籍。 明朝定爾傳新篇,今日褎然有詩伯。 詩來忽起西湖思,我輩已覺蓬萊隔。 憶曾畫船作夜游,親聽菱歌和露摘。 南高北高祇在眼,長橋短橋頻泛宅。 掛冠神武吾盍歸,奏篇未央君盍適。 便應獻策取貂蟬,焉用孤吟和螻蟈。 功成五湖有成例,全賜西湖底分擘。 回視筠齋乃坳堂,豈須更許漁爭席。 紅蓮綠水姑相娛,明月夜光成浪獲。 當暑清風誦三過,真是雙清泯心迹。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张公艺九世同居・幺篇

    庄田与我亲标拨,钱粮与我别项收,恐有那一等受贫穷朋友干求。 倘有那连丧不举的人家,久定难成的配偶。 (大末云)丧不举呵,怎的?(正末唱)丧不举呵,我与他斋僧道营坟墓,(大末云)婚不了呵,如何?(正末唱)女不嫁呵,我与他办首饰置衾绸。 须教他嫁娶心无憾,免得他居丧礼不周。 (云)下次小的每门首看着,有甚么人来?(大末云)理会的。 (王伯清上云)小生王伯清是也。 因父丧不举,到此张公艺家,借些小钱物,埋殡父亲。 可早来到也。 兀那门公报复去,道有王原举之子来见老员外。 (行钱云)理会的。 (做报科,云)报的员外得知,有王原举之子来见员外。 (正末云)行钱,当初王原举,与老夫有一面之交,请他过来。 (行钱云)理会的。 有请。 (王伯清做见施礼科)(正末云)孩儿也。 你有甚么事,来到此处也。 (王伯清云)不瞒长者说,我父亲曾与长者有一面之交。 我父不辛,身亡三载,停柩在堂,无线殡葬。 止有老母在堂,并无亲故。 想长者有疏财仗义之心,全望长者可怜,借些钱物,以葬我父亲。 若蒙俯允,此恩不忘也。 (正末唱)。

    无名氏 元曲
  • 温太真玉镜台・牧羊关

    纵然道肌如雪、腕似冰,虽是一段玉,却是几样磨成:指头是三节儿琼瑶,指甲似十颗水晶。 稳坐的有那稳坐堪人敬,但举动有那举动可人憎。 他兀自未揎起金衫袖,我又早先听的玉钏鸣。 (夫人云)小姐,弹琴不打紧;须装香来,请哥哥在相公抱角床上坐,着小姐拜哥哥。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学士教小姐写字者。 (旦写字科)(正末云)腕平着,笔直着。 小姐,不是这等。 (正末起把笔捻旦手科)(旦云)是何道理,妹子跟前捻手捻腕!(正末云)小生岂有他意?(夫人云)小鬼头,但得哥哥捻手捻腕,你早十分有福也。 (旦云)"男女七岁,不可同席。 "(夫人笑科,云)哥哥根前掉书袋儿。 (正未唱)。

    关汉卿 元曲
  • 崔府君断冤家债主・仙吕/忆王孙

    粗衣淡饭且淹消,养性修真常自保,贫富一般缘分了。 任白发不相饶,但得个稚子山妻,我一世儿快活到老。 (同卜儿下)(崔子玉云)兄弟同媳妇儿回家了也,俺自登途去咱。 (诗云)此行元不为功名,总是尘根未得清。 传语山中修道侣,好将心寄白云层。 (下)。

    郑延玉 元曲
  • 前腔

    (末)告且听启:小官人镇日攻书,被东人急呼至,说着几句,百般打骂赶出去。 (贴)果恁的,奈我官人心性急,似撮盐入火内。 猜着就里,又敢是听人胡语?。

    徐田臣《杀狗记》 元曲
  • 迷青琐倩女离魂・水仙子

    想当日暂停征棹饮离尊,生恐怕千里关山劳梦频。 没揣的灵犀一点潜相引,便一似生个身外身,一般般两个佳人。 那一个跟他取应,这一个淹煎病损,母亲,则这是倩女离魂。

    郑光祖 元曲
  • 同前

    明日坐庭,状元来时,教立到天明。

    无名氏《张协状元》 元曲
  • 月上海棠

    君子儒,文章学业驰名誉;但一心忧道,岂为贫居?十年挨淡饭黄齑,终身享鼎食重褥。 前贤语,果是书中自有金玉。

    施惠《幽闺记》 元曲
  • 望吾乡

    (生)降诏颁敕,搜贤赴帝域,文武远投安邦策,星斗文章谁能及,下笔如神力。 (合)一朝里身显迹,受赏加官职。

    施惠《幽闺记》 元曲
  • 逞风流王焕百花亭・一半儿

    他狠毒呵似两头蛇,乖劣呵浑如双尾蝎,我将明珠一斛亲弃撇。 (小二云)官人,你敢是心邪了也。 (正末唱)不是俺心邪,我只是一半儿支吾一半儿者。

    无名氏 元曲
  • 冯玉兰夜月泣江舟・鹊踏枝

    恰才个日斜曛,可又早月黄昏,则见那渔火孤村,罢网收纶。 掩篷窗且捱过了今宵时分,不觉的困腾腾越减精神。

    无名氏 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