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健筆聳雲峯,奪得標歸信是龍。 官似梅仙非素隠,山經謝屣伴栖筇。 柳邊待起明光草,花外要聞長樂鍾。 暫肯聞閒入詩社,來篇三復歎南容。
无
其他无
〔宋朝〕 許及之
凌雲健筆聳雲峯,奪得標歸信是龍。 官似梅仙非素隠,山經謝屣伴栖筇。 柳邊待起明光草,花外要聞長樂鍾。 暫肯聞閒入詩社,來篇三復歎南容。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馳心棲杳冥,何物比清冷。 夜月照巫峽,秋風吹洞庭。 酬難塵鬢皓,坐久壁燈青。 竟晚蒼山詠,喬枝有鶴聽。
一軸煙花滿口香,諸侯相見肯相忘。 未聞珪璧爲人棄,莫倦江山去路長。 盈耳暮蟬催別騎,數杯浮蟻咽離腸。 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遠見麻姑戲瑞禽,每來教舞此壇心。 基離地面三千丈,勢倚雲根一萬尋。 煙海日搖雙翅影,洞天風散九韻音。 自從越叟分明說,便想羅浮直至今。 (〖1〗上面這些詩寫辰一小冊上,線裝,僅存五葉,共二十八首。 後有殘闕,原書葉數、詩數不知多少。 總題《涉道詩》,下題撰人李翔姓名。 李翔的時代和事跡無所考,這個詩集也不見於著錄。 所歌詠酬答的都是道山道觀,當時道教的天師、尊師、鍊師、總真以及供奉和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事跡等。 這應該是一部現存最古的道徒詩集。 〖2〗詩中所表現的山名和地名,多在今江西、江蘇、浙江三省,主要是在龍虎山、茅山、天台山之間,李翔大概就是這一地區以內的人。 他的時代,大概是第九世紀末年或第十世紀初年的人。 謝自然是貞元十一年〖七九五〗十一月十二日卒於梁州西門外金泉山的,韓愈〖七六八--八二四〗有《謝自然詩》〖《昌黎先生集》卷一〗,李翔有《題謝自然傳後》〖傳爲郡守李堅所作〗,所以李翔時代,疑比韓愈稍晚。 〖日本《道教研究》第一冊刊吳其昱《李翔及其涉道詩》推定李翔爲唐高祖九世孫,江王李元祥之後,曾官莆田尉,約於咸通間在世,所據爲《新唐書》卷七○下《宗室世系表》,可備一說。 〗)。
冷月霜天道者孤,一堂禪侶守寒爐。 衲衣穿處冰侵骨,夜坐更深炭也無。
我是瘴嶺跕,誰爲青田真。 若使新羽燕,老鷹安得親。 君行何方來,袖有三吳雲。 訪予墮珠玉,蟄戶開青春。 無以答嘉贈,深衷宜重陳。 仲尼且待賈,至寶宜貴珍。
雞呼雞來前,犬嗾犬至止。 夫豈必可召,役以食乃爾。 今吾曷爲悲,人而雞犬爲。 自計無自存,西山謝夷齊。
宋子失汝嬰,苦將造物怪。 造物本無惡,爾責亦已隘。 且如工作器,寧復保存壞。 收淚切勿悲,他時多壻拜。
錦城一别鬢成絲,今日山陰送傑師。 亂絮飛花撲行路,正如東郭放船時。
扁舟東下峽,日月去若飛。 當時筆硯舊,久已晨星稀。 俊逸如伯渾,簡詣如知幾。 天高鬼神惡,回首萬事非。 我欲泝黄牛,買屋居青衣。 九原不可作,哀哉誰與歸。
米如玉粒喜新舂,菜出烟畦旋摘供。 但使胸中無愧怍,一餐美敵紫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