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袁同年過揚州遞書并詩再次韻約同留維揚觀春色

〔宋朝〕 許及之

一緘書札故人情,中有新詩字字清。 郵置傳來心已醒,秋鐙讀處眼偏明。 揚州路近帆能疾,瓜渚潮來水似生。 少駐星軺問遺俗,春風生帳有詩呈。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 海石楠

    昔見歷陽山,雞籠已孤秀。 今看海嶠樹,翠蓋何幽茂。 霰雪詎能侵,煙嵐自相揉。 攀條獨臨憩,況值清陰晝。

    李德裕 唐宋诗
  • 中秋夜南樓寄友人

    海月出白浪,湖光射高樓。 朗吟無綠酒,賤價買清秋。 氣冷魚龍寂,輪高星漢幽。 他鄉此夜客,對酌經多愁。

    無可 唐宋诗
  • 步虛詞十首 一

    衆仙仰靈範,肅駕朝神宗。 金景相照曜,逶迤升太空。 七玄已高飛,火鍊生珠宮。 餘慶逮天壤,平和王道融。 八威清遊氣,十絕舞祥風。 使我躋陽源,其來自陰功。 逍遙太霞上,真鑒靡不通。

    吳筠 唐宋诗
  • 清平樂 一

    春愁南陌,故國音書隔。 細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畫簾金額。 盡日相望王孫,塵滿衣上淚痕。 誰向橋邊吹笛,駐馬西望銷魂。

    韋莊 唐宋诗
  • 贈皇甫侍御赴都(其二)

    猗嗟衆珍,以況君子。 公侯之胄,必復其始。 香器長材,溫儀峻峙。 顯此元明,於斯備矣。 (按此詩凡八首,已載《全唐詩》。 惟「其二」缺末兩句,故依《珠英集》補全之。 )。

    元希聲 唐宋诗
  • 硤石山

    此山靄靄通雲煙,峭壁嵯峨勢分綿。 丹水流衍曲如帶,風皺羅紋聽管絃。 鶯啼花開入禪意,擲筆臺前梵唄宣。 遙想當年無遮會,紛紛散落雨花天。 (見《山右金石記》。 )(〖1〗《山右金石記》卷九《硤石山楊夫人摩崖詩刻》條引《鳯臺縣志》:石壁刻『唐天佑丙子歲六月十四日離府,至中旬巡祀到此,登陟硤石山,偶上先師擲筆臺,眺觀景象,爲詩上碣。 弘農郡君夫人述。 』按天佑丙子,晉稱天佑十一年〖望按:丙子,當是晉天祐十三年,公元九一六年〗。 是年,李嗣昭立鐘開元寺以七月十三日,弘農郡君夫人遊硤石山則六月十四日。 考唐制有郡君夫人、公侯伯子夫人,制同一二三四品,似屬嗣昭夫人楊氏。 但嗣昭封隴西郡公,未封弘農,或因弘農華陰以楊氏族望爲稱也。 又考楊氏善蓄財,嗣昭被梁兵圍夾城彌年,楊氏多助其軍用。 子繼韜叛後入京,楊齎銀數十萬驗賂釋其罪。 後與子繼忠家晉陽,餘貲猶鉅萬。 晉高祖起義,貸其殖以賂契丹,後以繼忠爲刺史。 楊氏平生積產,嗣昭三世皆賴。 今復見其石刻筆蹟,直奇婦人也。 )。

    楊氏 唐宋诗
  • 偈 十四

    碧水映孤峰,寒潭迎皎月。 爾我不知宗,須彌足底越。 。

    契此 唐宋诗
  •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一九

    夤緣心,和合相,傀儡棚頭呈伎倆。 打破畫屏歸去來,家山田地還清曠。 掃斷情塵,瀝乾識浪。 虛明遊踐兮風月一壺,夢冷轉身兮雪雲萬丈。

    釋正覺 唐宋诗
  • 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四八

    道德五千言,屢讀殊隠奧。 頗能分句法,已自到微妙。 治國與脩身,篇篇言上道。 講解七十家,識者自知要。

    曹勛 唐宋诗
  • 再簡伯恭

    十載京華九日期,帝家園苑醉金巵。 今朝郭外尋僧話,坐聽寒泉遶竹籬。

    余靖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