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句寧如餐玉秘,食言可似雨梅肥。 暑中縱愛持竿手,夜後何如載月歸。
无
其他无
〔宋朝〕 許及之
得句寧如餐玉秘,食言可似雨梅肥。 暑中縱愛持竿手,夜後何如載月歸。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閑居寡言宴,獨坐慘風塵。 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 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 耿耿他鄉夕,無由展舊親。
朔風吹海樹,蕭條邊已秋。 亭上誰家子,哀哀明月樓。 自言幽燕客,結髮事遠遊。 赤丸殺公吏,白刃報私讎。 避讎至海上,被役此邊州。 故鄉三千里,遼水復悠悠。 每憤胡兵入,常爲漢國羞。 何知七十戰,白首未封侯。
居人未可散,上客須留著。 莫唱阿嚲迴,應云夜半樂。 詩教刻燭賦,酒任連盤酌。 從他白眼看,終戀青山郭。 林栖非姓許,寺住那名約。 會異永和年,才同建安作。 何煩問更漏,但遣催弦索。 共說長句能,皆言早歸惡。 那知殊出處,還得同笑謔。 雅韻雖暫歡,禪心肯拋却。 一宿同高會,幾人歸下若。 簾開北陸風,燭焯南枝鵲。 文場苦叨竊,釣渚甘漂泊。 弱質幸見容,菲才誠重諾。
及霤龍鱗動,君臣道義深。 萬年軒后鏡,一片漢高心。 北狄皆輸欵,南夷盡貢琛。 從茲千萬歲,枝葉玉森森。
勸君休殺命,背面披生嗔。 喫他他喫汝,循環作主人。
幽人自可憐,避暑更蕭然。 片雲堪度雨,小樹即生煙。 巖雪頻經夏,溪冰定幾年? 橫階看臥石,隔牖聽飛泉。 地使炎涼變,人疑歲序遷。 詎知來遁俗,更似得逃年。
三院四人簪白筆,一門三鎮擁朱幡。 (見《輿地紀勝》卷一五四《潼川軍》引《潼川舊記》引《鮮于叔明神道碑》載)(按:《舊唐書》卷一二二《李叔明傳》謂「大曆末,有閬州嚴氏子上疏」云云,因知此二句詩作者,爲大曆末人。 )。
吾州橫絕峨嵋陰,地勝無復俗塵侵。 慈姥巖深不受暑,老翁井寒能洗心。 子來觸熱可休駕,我起呼風令解襟。 芙蓉池上更爽塏,仰看參天皆茂林。
古人有大志,聞鷄非惡聲。 信知酹月意,與此同條生。
親交久別忽相從,飯罷相將拄瘦筇。 深澗小橋聊駐步,胡床羽扇對西風。 水聲流入肝脾裏,日影輕遮雲氣中。 玉潤即看朝玉闕,山居獨自卧山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