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石淙 六

〔唐朝〕 孟郊

百尺明鏡流,千曲寒星飛。 爲君洗故物,有色如新衣。 不飲泥土污,但飲雪霜飢。 石稜玉纖纖,草色瓊霏霏。 谷磑有餘力,溪舂亦多機。 從來一智萌,能使衆利歸。 因之山水中,喧然論是非。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贈河東虞押衙二首 二

    吳門風水各萍流,月滿花開懶獨遊。 萬里山川分曉夢,四鄰歌管送春愁。 昔年顧我長青眼,今日逢君盡白頭。 莫向尊前更惆悵,古來投筆盡封侯。

    許渾 唐宋诗
  • 早行

    雨灑江聲風又吹,扁舟正與睡相宜。 無端戍鼓催前去,別却青山向曉時。

    羅鄴 唐宋诗
  • 寒食篇(伯三六○八[一])

    天運四時成一年,八節相迎盡可憐,秋貴重陽冬貴臘,不如寒食在春前。 禁火初從太原起,風俗流傳幾千祀,算取去冬至時,一百五日今朝是。 今年寒食勝常春,總緣天子在東巡,能令氣色隨河洛,斗覺風光商競逐人。 上陽遙見青春見[二],(「遙見」,原卷作「遙望」。 )洛水橫流遶城殿,波上樓臺列岸明,風光所吹皆流遍。 畫閣盈盈出半天,依稀雲裏見鞦韆,來疑神女從雲下,去似恆娥到月邊。 金閨待看紅粧早,先過陌上垂楊好,花場共鬬汝南鷄,春遊遍[三]在東郊道。 (「遍」,項云應作「偏」。 )千金寶帳綴流蘇,簸瓌[四]還坐錦筵鋪,莫愁光景重窗闇,自有金瓶照乘珠。 心移向者遊遨處,乘舟欲騁凌波步,池中弄水白鷼飛,樹下拋球彩鸎去。 別殿前臨走馬臺,金鞍更送彩毬來。 毬落畫樓攀柳取,枝[五]□(「枝□」,原卷作「枝搖」。 )香徑踏花迴。 良辰更重宜三月,能成晝夜芳菲節,今夜無明月作燈,街衢遊賞何曾歇。 南有龍門對洛城,車馬傾都滿路行,縱使遨遊今日罷,明朝上(尚)自有清明。 ([一]按這一卷子上載《夜燒篇》與《寒食篇》,詩調相同,並無作者姓氏。 攷《全唐詩》王冷然有《夜光篇》,就是《夜燒篇》。 因疑《寒食篇》亦王冷然作,因暫題王冷然名。 [二]劉云:「第二『見』字讀爲『現』。 」[三]劉云:「疑『徧』。 」[四]劉云:「『瓌』當是『瓊』字之誤,骰子叫瓊。 」[五]劉云:「『枝』當作『杖』,即擊球杖。 」)。

    王冷然 唐宋诗
  • 南詢歌

    南詢士,標致殊,發言落落中疏疏。 瘦藤一握鐵相似,孤身萬里雲不如。 作者前,致一問,分明直得繩床震。 失腳踏翻樓閣門,通身不掛毗盧印。 佛祖言,甚熱椀,一劍當頭百非剗。 大展禪宗定古今,火裏蝍蟟三隻眼。

    釋慧空 唐宋诗
  • 寄題鄭尚明煮茶軒三首 其三

    一點春回枯枿,萬家譟動寒墟。 鳳餠龍團玉食,傷心半入穹廬。

    劉子翬 唐宋诗
  • 冬夜聽雨戲作二首 其一

    少年交友盡豪英,妙理時時得細評。 老去同參惟夜雨,焚香卧聽畫簷聲。

    陸游 唐宋诗
  • 舟中聞蛩

    秋月滿行舟,秋蟲響孤岸。 豈獨居者愁,當令客心亂。 展轉重興嗟,所嗟時節換。 時節不苦留,川塗行已半。 霜落草根枯,清音從此斷。 誰復過江南,哀鴻爲我伴。

    梅堯臣 唐宋诗
  • 壽櫟堂枕上

    禪牀初著小山屏,夜久秋凉枕席清。 繞鬢飛蚊妨好夢,卧聽簷雨入池聲。

    范成大 唐宋诗
  • 送范景仁學士歸蜀焚黄

    蒼山過秦梁,山盡見川陸。 下馬古成都,訪壟得喬木。 掃籜開奠席,隕淚濕俎肉。 當時相如歸,徒自盛車轂。 不問有是爲,事乃今古獨。 還因問耆舊,亦莫遺隠卜。 荒祠古柏下,殘月杜鵑哭。 憑君約史筆,書作西來目。

    梅堯臣 唐宋诗
  • 次韻子都兄寄伯封論書

    絕藝當如郢匠斤,家雞野鶩漫分羣。 山陰妙法羲傳獻,江左名聲薄繼欣。 競作墨豬無健骨,誰知筆髓貴豐筋。 斯言舉似秦谿後,三折君須子細分。

    李洪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