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霧崇朝一炷薰,雷聲便得晚來聞。 今年雖欠梅黄雨,仲夏猶敷稻綠雲。 審象已能蘇大旱,卧龍何用說三分。 腐儒竊有區區見,例奏囊封愧不文。
无
其他无
〔宋朝〕 虞儔
香霧崇朝一炷薰,雷聲便得晚來聞。 今年雖欠梅黄雨,仲夏猶敷稻綠雲。 審象已能蘇大旱,卧龍何用說三分。 腐儒竊有區區見,例奏囊封愧不文。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赤日滿天地,火雲成山嶽。 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 輕紈覺衣重,密樹苦陰薄。 莞簟不可近,絺綌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曠然在寥廓。 長風萬里來,江海蕩煩濁。 却顧身爲患,始知心未覺。 忽入甘露門,宛然清涼樂。
拜玉亭前閑送客,此時孤恨感離鄉。 尋思往歲絕纓事,肯向朱門泣夜長。
知恩須報恩,有恩莫不更。 (「更」,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報」。 )[更]在枯井中,(「更」字據伯三五五八卷補。 )誰能重來救。
般若神(《燈錄》作「靈」)珠妙難測,法性海中親認得。 隱現時游五藴山(《燈錄》作「隱顯常游五藴中」),內外光明大神力。 此珠無狀非大小,晝夜圓明悉能照。 (《燈錄》作「此珠非大亦非小,晝夜光明皆悉照」。 )用時無處復無蹤(《燈錄》作「覓時無物又無蹤」),行住(《燈錄》作「起坐」)相隨常了了。 先聖相傳相指授,信此珠人世希有。 智者號明不離珠,迷人將珠不識走。 (以上四句,《傳燈錄》作「黃帝曾遊于赤水,爭聽爭求都不遂。 罔像無心却得珠,能見能聞是虛僞。 」)吾師權指喻摩尼,採人無數入(《燈錄》作「溺」)春池。 爭拈瓦礫將爲寶,智者安然而得之。 言下非近亦非遠(《燈錄》作「森羅萬象光中現」),體用如如轉無轉。 萬機珠對(《燈錄》作「消遣」)寸心中,一切時中巧方便。 皇帝曾遊於赤水,視聽爭求都不遂。 罔像無心却得珠,能見能聞是虛僞。 非自心,非因緣,妙中之妙玄中玄。 森羅萬像光中現,尋之不見有根源。 (《燈錄》無以上九句)燒六賊(《宗鏡錄》卷七六「賊」下有「兮」字),爍四(《燈錄》作「衆」)魔,能摧我山(《宗鏡錄》作「摧我山兮」)竭愛(《燈錄》作「我」)河。 龍女靈山親獻佛,貧兒衣裏幾(《宗鏡錄》作「枉」,《燈錄》作「下任」)蹉{趷右下爲也}。 亦非性,亦非心(《燈錄》二「非」字皆作「名」),非性非心超古今。 體絕名言名不得(《燈錄》作「全體明時明不得」),權時題作《弄珠吟》。 (以上皆見影印日本花園大學圖書館藏高麗覆刻本南唐招慶寺靜筠二僧著《祖堂集》卷四)。
大地是眼何處屙,天下不柰雪老何。 趙州寄箇鍬子去,方得此話圓堶堶。
稍陪酬唱與榮觀,聲並琳琅和八鑾。 可但文華迎日麗,自然符采照人寒。 笑談殊喜親犀麈,接侍終慚戴鶡冠。 公等雍容瑚璉器,騫騰行見近長安。
小麥青青大麥熟,秧老欲移蠶欲簇。 皇天彌旬作淫雨,害及農桑一何酷。 麥枯秧腐蠶不絲,無食無衣豈能育。 使君今世賢方伯,政過龔黄同舜牧。 僦金蠲放官與私,喜氣歡聲傾比屋。 仁風已慰黎庶心,誠感蒼穹理宜速。 胡爲烝泄尚如許,陰沴干陽埋日轂。 豈惟泥濘困牛車,更恐魚龍上平陸。 閭閻競畫指日蠻,香火遥祈上天竺。 傷和無乃有冤民,蠹政尚疑多大族。 使君有術開青天,按劾奸贓疏滯獄。
我無飛仙術,御氣周八極。 寸步常依人,艱哉萬里役。 自行劍關南,大道平如席。 日高徐駕車,薄暮亦兩驛。 及兹山愈遠,原野若加闢。 茂樹冬不凋,寒花晚猶拆。 昔我卜遠遊,至蜀龜輒食。 弛裝有定處,嗚呼豈人力。 頗傳岷山下,清淑無癘疫。 士風尚豪舉,意氣喜遠客。 薪米家可求,借書亦易得。 思吳雖不忘,所願少休息。 吾聞右達人,雅志在山澤。 豈無及物心,但恨俗褊迫。 攬德雖成留,引去常勇決。 駭機滿人間,著脚無上策。
訪子林間宅,繫余溪上船。 還成一夕語,宛似五年前。 白髮驚新夢,青燈讀近編。 黎明又當別,相對欲忘眠。
蓬萊仙闕彩雲中,端日欣逢歲歲同。 皎潔霜紈空詠扇,深沉玉宇自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