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揚州蟹蛤嘗,江鄉魚味亦相當。 自從南渡爲生理,慚見東人說故鄉。 出火麥團猶雪白,带漿米飯更鵝黄。 老人日日惟須此,長笑兒郎太楚傖。
无
其他无
〔唐朝〕 王質
不得揚州蟹蛤嘗,江鄉魚味亦相當。 自從南渡爲生理,慚見東人說故鄉。 出火麥團猶雪白,带漿米飯更鵝黄。 老人日日惟須此,長笑兒郎太楚傖。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昔別吳堤雨,春帆去較遲。 江波千里綠,囗囗囗囗囗。
巴丘過日又登城,雲水湘東一日平。 若愛春秋繁露學,正逢元凱鎮南荆。
爲言回鶻倚兇(下缺)(〖1〗以上詩三首,都作於唐大中二年〖公元八四八年〗張義潮起義以後。 「歌謠再復歸唐國」,即詠此事。 第三首詩題有歷史價值。 僕固天王殆即北庭廻鶻首領僕固俊。 此詩應是當時當地人所作,所以稱他爲「天王」。 乾符三年〖八七六〗打破伊州事,不見史書記載。 可惜詩題殘缺,詩文僅存六字,以致意義不夠明顯。 這時候,僕固俊受張義潮的指揮,打敗了吐蕃不久。 這次〖八七六〗打伊州,想他是受張義潮的命令的。 )。
夜半子,心住無生即生死。 生死何曾屬有無,用時便用沒文字。 祖師言,外邊事,識取起時還不是。 作意搜求實沒蹤,生死魔來任相試。 (《宗鏡錄》卷二九引末五句,「識取起時」作「取著元來」,「沒」作「勿」。 )。
萬里歸舟巨浪間,只將青眼對青山。 青山好處惟彭澤,出岫雲歸倦鳥還。
江村風雨晚冥冥,閉戶添衣愴客情。 爐爇松肪如蠟爨,鼎煎茶浪起灘聲。 團欒賴有兒同話,剝啄應無客可迎。 聊舉一杯生耳熱,頹然酣枕到窗明。
白玉重鎸冊,黄金再鑄章。 宮中饒樂事,大典對春陽。
謝公下車日,郡內一登望。 昭亭山蒼蒼,寒溪水瀁瀁。 句清宛微渾,三洲分細浪。 小艇下灘來,羣鷗舞潭上。 借問鷗何若,水深魚莫向。 鷗餒猶識機,魚樂不忘餉。 子去見太守,於我必有訪。 但寄此薄言,罇前爲之唱。
湘俗湘人自戚休,親民誰復念承流。 公歸若也嫌名迹,論奏何由達冕旒。
燕翼傳丕緒,龍飛襲慶基。 萬年新景命,三歲始親祠。 脩己崇仁儉,承顔洽孝慈。 和平調玉燭,靜謐偃鋒旗。 九廟歆禋享,三宮集壽祺。 馨香端可薦,降鑒本無私。 寶律迎長至,觚壇蕆上儀。 貢金來牧伯,執玉列丞疑。 祼鬯清宮後,燔蕭太室時。 青城收宿靄,黄道煥晴曦。 六驥鑾輿穩,千牛彩仗移。 聲文蒐舊典,誓戒儆前期。 陟配尊皇祖,靈承合大示。 陶匏浮泛齊,繭栗用騂犧。 皦繹圜鍾奏,忱恂祝冊辭。 夜分風籟靜,天近斗杓垂。 聖意彌寅畏,臣心盡肅祗。 欽柴靈下墮,拜胙福來綏。 樂與民同慶,寧顓已受釐。 榮光浮翠輦,歡抃擁彤墀。 日騎屯方罷,雲韶樂共隨。 一聲傳入蹕,萬目望華芝。 丹鳳端門聳,金雞渙號施。 厖恩沾動植,協氣暢華夷。 星拱班徐退,天容喜可知。 乾符宜永握,瑞牒遂停披。 嵩嶽聲洋溢,鈎鈐色陸離。 永承長樂養,恭奉未央巵。 錫羨均家國,儲祥衍本支。 函生蒙帝力,擊壤共春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