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游石鼓次柯德初韻

〔宋朝〕 程洵

簿書塵涴人,高士莫肯顧。 我窮敢言高,餬口隨所遇。 一遭猿鶴嗔,詎能蟲魚注。 讀禮尺不盈,披易體忘互。 案惟朱墨塵,吏執符移付。 催科本雖拙,勉强亦備數。 有時迅檄來,又辦走長路。 名山謾在眼,俗駕不容駐。 茲遊豈無意,發興亦已屢。 心知江山奇,遠目當與寓。 冠裳裹病軀,汲汲忘旦暮。 今日復何日,從君舉幽步。 柳深尚藏烏,水淺可立鷺。 離離網舉魚,隠隠舟橫渡。 登臨得勝地,一覽萬景聚。 況遠城市喧,無復塵埃污。 六籍爛星羅,百氏紛雲布。 窗虛明照人,几浄寒生霧。 仰止夫子堂,敬誦昌黎句。 文章何足言,道義有真趣。 由來重儒學,所貴通世務。 恨我拙且迂,浪奉先生屨。 明朝九衢塵,回道迹已故。 重來定何時,詩就髮如素。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入衡州

    兵革自久遠,興衰看帝王。 漢儀甚照耀,胡馬何猖狂。 老將一失律,清邊生戰場。 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湯。 重鎮如割據,輕權絕紀綱。 軍州體不一,寬猛性所將。 嗟彼苦節士,素于圓鑿方。 寡妻從爲郡,兀者安堵牆。 凋弊惜邦本,哀矜存事常。 旌麾非其任,府庫實過防。 恕己獨在此,多憂增內傷。 偏裨限酒肉,卒伍單衣裳。 元惡迷是似,聚謀洩康莊。 竟流帳下血,大降湖南殃。 烈火發中夜,高煙焦上蒼。 至今分粟帛,殺氣吹沅湘。 福善理顛倒,明徵天莽茫。 銷魂避飛鏑,累足穿豺狼。 隱忍枳棘刺,遷延胝趼瘡。 遠歸兒侍側,猶乳女在旁。 久客幸脫免,暮年慙激昴。 蕭條向水陸,汩沒隨魚商。 報主身已老,入朝病見妨。 悠悠委薄俗,鬱鬱回剛腸。 參錯走洲渚,舂容轉林篁。 片帆左郴岸,通郭前衡陽。 華表雲鳥埤,名園花草香。 旗亭壯邑屋,烽櫓蟠城隍。 中有古刺史,盛才冠巖廓。 扶顛待柱石,獨坐飛風霜。 昨者間瓊樹,高談隨羽觴。 無論再繾綣,己是安蒼黃。 劇孟七國畏,馬卿四賦良。 門闌蘇生在,勇銳白起強。 問罪富形勢,凱歌懸否臧。 氛埃期必埽,蚊蚋焉能當。 橘井舊地宅,仙山引舟航。 此行厭暑雨,厥土聞清涼。 諸舅剖符近,開緘書札光。 頻繁命屢及,磊落字百行。 江總外家養,謝安乘興長。 下流匪珠玉,擇木羞鸞皇。 我師嵇叔夜,世賢張子房。 柴荆寄樂土,鵬路觀翱翔。

    杜甫 唐宋诗
  • 鞦韆詞

    長長絲繩紫復碧,嫋嫋橫枝高百尺。 少年兒女重鞦韆,盤巾結帶分兩邊。 身輕裙薄易生力,雙手向空如鳥翼。 下來立定重繫衣,復畏斜風高不得。 傍人送上那足貴,終賭鳴璫鬬自起。 回回若與高樹齊,頭上寶釵從墮地。 眼前爭勝難爲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王建 唐宋诗
  • 奉述飛白書勢

    六文開玉篆,八體曜銀書。 飛毫列錦繡,拂素起龍魚。 鳳舉崩雲絕,鸞驚遊霧疎。 別有臨池草,恩霑垂露餘。

    岑文本 唐宋诗
  • 晚眺

    杖策倚柴門,泉聲隔岸聞。 夕陽諸嶺出,晴雪萬山分。 靜對豺狼窟,幽觀鹿豕羣。 今宵寒月近,東北埽浮雲。

    汪萬於 唐宋诗
  •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輒應因賦詩言事

    茲山蘊靈異,走望良有歸。 丘禱雖已久,甿心難重違。 遲明申藻薦,先夕旅巖扉。 獨宿雲峰下,蕭條人吏稀。 我來不外適,幽抱自中微。 靜入風泉奏,涼生松栝圍。 窮年滯遠想,寸晷閱清暉。 虛美悵無屬,素情緘所依。 詭隨嫌弱操,羇束謝貞肥。 義濟亦吾道,誠存爲物祈。 靈心倏已應,甘液幸而飛。 閉閣且無責,隨車安敢希。 多慙德不感,知復是耶非。

    張九齡 唐宋诗
  • 晚晴野望

    洞庭微雨後,凉氣入綸巾。 水底歸雲亂,蘆藂返照新。 遥汀橫薄暮,獨鳥度長津。 兵甲無歸日,江湖送老身。 悠悠只倚杖,悄悄自傷神。 天意蒼茫裏,村醪亦醉人。

    陳與義 唐宋诗
  • 靈雲悟桃花,玄沙傍不肯。 多少癡禪和,擔雪去填井。 今春花又開,此意誰能領。 端的少人知,花落春風靜。

    釋普紹 唐宋诗
  • 尋梅花尚未有開者

    問訊溪頭樹,如何殊未春。 亦應心老大,不逐世陳新。

    晁公遡 唐宋诗
  • 題范季實秋山縱目圖

    江天物態兩憑陵,借與懸崖倚瘦藤。 又作吳中十年夢,胥山絕頂望西興。

    王灼 唐宋诗
  • 寄題儋耳東坡故居尊賢堂太守譚景先所作二首 其二

    先生初落海南垂,茅屋三間不到伊。 更有高堂懸畫像,幸無過客首新詩。 古來賢聖皆如此,身後功名屬阿誰。 底事百年譚太守,却教賓主不同時。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