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續八詠 秋空月皎皎

〔宋朝〕 唐仲友

月皎皎,皎皎飛明鏡。 滌風露以孤高,照溪山而清靜。 協二氣之金精,肅萬物之西成。 捲雲衢之點綴,廓天路之澄清。 掃埃𡏖於玉宇,流沆瀣於金莖。 汎林光於遠野,轉簷影於高城。 盪金蛇兮深浪湧,浸玉兔兮長灘平。 射潛淵兮魚龍動,冷巢棲兮烏鵲驚。 在冰壺兮心腑快,吸瓊華兮毛骨輕。 念遠人兮懷塞北,依末光兮思承明。 顥氣分深淺,素魄有虧盈。 橋成牛女渡,日沈河漢傾。 光輝半八月,憂樂殊羣情。 肅肅漸寒色,遠雁向南征。 此景皆奇絕,茲地獨崢嶸。 當午夜之寥閴,带遠烟之蒙冪。 認遥山於微微,分近樹於歷歷。 急搗衣之寒砧,引泊舟之橫笛。 繄賞心之難并,對茲焉真無敵。 佳人兮懷哉,參已橫兮歸去來。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

    老向巴人裏,今辭楚塞隅。 入舟飜不樂,解纜獨長吁。 窄轉深啼狖,虛隨亂浴鳧。 石苔凌几杖,空翠撲肌膚。 疊壁排霜劒,奔泉濺水珠。 杳冥藤上下,濃澹樹榮枯。 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無。 曲留明怨惜,夢盡失歡娛。 擺闔盤渦沸,欹斜激浪輸。 風雷纏地脈,冰雪耀天衢。 鹿角真走險,狼頭如跋胡。 惡灘寧變色,高臥負微軀。 書史全傾撓,裝囊半壓濡。 生涯臨臬兀,死地脫斯須。 不有平川決,焉知衆壑趨。 乾坤霾漲海,雨露洗春蕪。 歐鳥牽絲颺,驪龍濯錦紆。 落霞沈綠綺,殘月壞金樞。 泥筍苞初荻,沙茸出小蒲。 雁兒爭水馬,燕子逐檣烏。 絕島容煙霧,環洲納曉晡。 前聞辨陶牧,轉眄拂宜都。 縣郭南畿好,津亭北望孤。 勞心依憩息,朗詠劃昭蘇。 意遣樂還笑,衰迷賢與愚。 飄蕭將素髮,汩沒聽洪鑪。 丘壑曾忘返,文章敢自誣。 此生遭聖代,誰分哭窮途。 臥疾淹爲客,蒙恩早厠儒。 廷爭酬造化,樸直乞江湖。 灧澦險相迫,滄浪深可逾。 浮名尋已已,嬾計却區區。 喜近天皇寺,先披古畫圖。 應經帝子渚,同泣舜蒼梧。 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 旄頭初俶擾,鶉首麗泥塗。 甲卒身雖貴,書生道固殊。 出塵皆野鶴,歷塊匪轅駒。 伊呂終難降,韓彭不易呼。 五雲高太甲,六月曠摶扶。 回首黎元病,爭權將帥誅。 山林託疲苶,未必免崎嶇。

    杜甫 唐宋诗
  • 臥病書懷

    苦心三十載,白首遇艱難。 舊地成孤客,全家賴釣竿。 貌衰緣藥盡,起晚爲山寒。 老病今如此,無人更問看。

    盧綸 唐宋诗
  • 資中早春

    一雨東風晚,山鶯獨報春。 淹留巫峽夢,惆悵洛陽人。 柳意籠丹檻,梅香覆錦茵。 年華行可惜,瑤瑟莫生塵。

    羊士諤 唐宋诗
  • 宮詞 六十八

    後宮阿監裹羅巾,出入經過苑囿頻。 承奉聖顏憂悞失,就中長怕內夫人。

    花蕊夫人徐氏 唐宋诗
  • 喜不思上人來

    沃州那不住,一別許多時。 幾度懷君夜,相逢出夢遲。 瓶擔千丈瀑,偈是七言詩。 若向羅浮去,伊余亦願隨。

    貫休 唐宋诗
  • 集虛觀留題(在岳池縣郭南門外。○又作《寓雲洞橋夜題石壁》)

    青蛇煉影月(一作「就自」)徘徊,夜靜雲間尚未(一作「開向此」)來。 應是有人新換骨,暫留蹤跡到天台。 (《輿地紀勝》一六五《廣安軍·仙釋》。 《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六○二《順慶府部》。 又一二七○《辰州府部》)。

    呂巖 唐宋诗
  • 宿靈感院二首 其一

    現身猶有宰官緣,且作吳門忍辱仙。 欲以詩書爲佛事,利生一念幾生前。

    朱松 唐宋诗
  • 恭州教授宋師民有詩次韻

    但聞兩廡讀書聲,學館無塵地更清。 歲久緇林皆木拱,春來泮水有芹生。 剩令龍虎登高第,再賦鳧鷖美太平。 我老循行才不稱,愧君刻畫與虛名。

    晁公遡 唐宋诗
  • 九華山 其六

    峯巒列峙神仙境,子母相依孝義山。 莫向山中摘花果,惜春啼鳥怒人攀。

    王十朋 唐宋诗
  • 御愛山

    翠嶂奔騰一氣間,六飛留賞暫怡顔。 君王草草非真愛,心愧東方檢玉山。

    宋祁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