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斛出時非擇地,一泓澄處本無心。
无
其他无
〔宋朝〕 唐仲友
萬斛出時非擇地,一泓澄處本無心。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釋子道成神氣閑,住持曾上清涼山。 晴空禮拜見真像,金毛五髻卿雲間。 西遊長安隸僧籍,本寺門前曲江碧。 松間白月照寶書,竹下香泉灑瑤席。 前時學得經論成,奔馳象馬開禪扃。 高筵談柄一麾拂,講下門徒如醉醒。 舊聞南方多長老,次第來入荆門道。 荆州本自重彌天,南朝塔廟猶依然。 宴坐東陽枯樹下,經行居止故臺邊。 忽憶遺民社中客,爲我衡陽駐飛錫。 講罷同尋相鶴經,閑來共蠟登山屐。 一旦揚眉望沃州,自言王謝許同遊。 憑將雜擬三十首,寄與江南湯慧休。
西齋新竹兩三莖,也有風敲碎玉聲。 莫恨移來欄檻遠,譬如元本此間生。
慈恩大師尉遲氏,諱大乘基長安人。 族貴五陵光三輔,鄂公敬德是其親。 智勇冠世超衛霍,李唐之初大功臣。 文皇崇師稱大聖,生立碑文垂絲綸。 羯羅藍位多正夢,[漢](漠)月入口母方娠。 金人持神珠寶杵,託干胎中吉兆頻。 身相圓滿載誕肓,[彤](肜)雲成蓋覆菓脣。 眼浮紫電夏天影,面駐素娥秋夜輪。 少少之時早拔萃,齠齔之間含慈惇。 依止三藏學性相,三千徒裏絕等倫。 七十達者四賢聖,就中大師深入神。 亞聖具體比顏子,窮源盡性同大[鈞](鉤)。 三性五重唯識義,博涉學海到要津。 百部疏主五明祖,著述以來誰得均? 字字句句不空置,皆有證據永因循。 伯牙響琴徒秘典,卞和泣玉獨霑巾。 論鼓一振疑關破,他宗望風自委塵。 對龍象衆能降伏,昇師子座檀嚬伸。 每月必造慈氏像,一生偏慕兜率身。 每日必誦菩薩戒,唯杖木叉制波旬。 一時高樓秋燈下,有人窺見偷逡巡。 大光普照觀自在,金手染翰顯其真。 不圖漢土化等覺,開甘露門利兆民。 自書般若何所至,清凉山曉五臺春。 瑞光赫赫慶雲起,文殊正現示宿因。 遊博陵原製玄贊,法華賾旨傳遠賓。 當寶塔品人有夢,諸佛證明遍照鄰。 二十八字一挑句,文章微婉柢獲麟。 傳導大師以此偈,千佛滅度讚大仁。 不嫌暗漏作章疏,齒牙煥炳光曜新。 咫尺龍顏奉鳳詔,出入金殿陪紫[宸](震)。 天不與善化緣盡,歲五十三俄已泯。 永淳二年十一月,仲旬三日爲忌辰。 先師慕(疑應作「墓」)側行袝禮,風悲雲愁慘松筠。 本願不回奉彌勒,生第四天奉華茵。 名垂萬古涉五竺,玄蹤雖多難盡陳。 (見《卍續藏經》本《玄奘三藏師資叢書》卷下,原署「特進行門下侍郎兼鎮西員外都督江滿昌文」。 卷首目錄署「唐江滿昌文撰」。 )(按:唐代史乘未見江滿昌事迹,頗可疑。 而按之詩意,則顯然爲窺基卒後不久作。 疑其人應爲日本或新羅人而入唐者。 )。
蒼舒留帝寵,子晉有仙才。 五歲過人智,三天使鶴催。 心悲陽祿館,目斷望思臺。 若道長安近,何爲更不來。
五鶴西北來,飛飛凌太清。 仙人綠雲上,自道安期名。 兩兩白玉童,雙吹紫鸞笙。 去影忽不見,回風送天聲。 我欲一問之,飄然若流星。 願餐金光草,壽與天齊傾。
十分花事屬歌喉,笑入芳塵爛漫遊。 皇道太平無忌諱,縱橫何處不風流。
欲知人意喜,萬户鬰爐煙。 紗帽花垂額,金巵酒到蓮。 歲豐端可卜,農勸競相傳。 往矣南陽政,今追召父賢。
周匝無餘不著言,未離竺國意光圓。 廓然無聖誰饒舌,萬古騰輝世莫傳。
感君親與愛相兼,世味諳來已屬厭。 惠我西湖甜苦笋,爲言無苦只知甜。
聖孝攀慈範,神遊冀少留。 重明緣積慶,陰德在貽謀。 制服從恩重,因山變禮優。 白雲何處去,雪涕望嵩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