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偈頌四十二首 其二三

〔宋朝〕 釋祖先

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 老來不著便,過犯已彌天。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別同用闊字

    耿耿離念繁,蕭蕭涼葉脫。 緇塵素衣敝,風露秋江闊。 想得讀書窗,巖花對巾褐。

    權德輿 唐宋诗
  • 和渭北劉大夫借便秋遮虜寄朝中親友

    巨鎮爲邦屏,全材作國楨。 韜鈐漢上將,文墨魯諸生。 豹虎關西卒,金湯渭北城。 寵深初受棨,威重正揚兵。 陣占山河布,軍諳水草行。 夏苗侵虎落,宵遁失蕃營。 雲隊攢戈戟,風行卷斾旌。 堠空烽火滅,氣勝鼓鼙鳴。 胡馬辭南牧,周師罷北征。 迴頭問天下,何處有欃槍。

    白居易 唐宋诗
  • 賣花翁

    和煙和露一叢花,擔入宮城許史家。 惆悵東風無處說,不教閑地著春華。

    吳融 唐宋诗
  • 貽林鐸

    終被春闈屈,低回至白頭。 寄家僧許嶽,釣浦雨移洲。 戰士曾憐善,豪門不信愁。 王孫草還綠,何處擬羈遊。

    黃滔 唐宋诗
  • 慈恩寺九日應制

    寶宮星宿劫,香塔鬼神功。 王遊盛塵外,睿覽出區中。 日宇開初景,天詞掩大風。 微臣謝時菊,薄采入芳叢。

    薛稷 唐宋诗
  • 高士詠 榮啓期

    榮期信知止,帶索無所求。 外物非我尚,琴歌自優游。 三樂通至道,一言醉孔丘。 居常以待終,嘯傲夫何憂。

    吳筠 唐宋诗
  • 題雲居上寺(並序)

    到此花宮裏,觀身火宅中。 有爲皆是幻,何事不成空? 晚籟鳴寒谷,秋山響暮鐘。 欲歸林下路,新月上前峯。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五。 )(〖1〗《金石萃編》王昶按:「雲居上寺,未詳處所。 據詩前稱范陽縣丞吉逾同躋攀于此云云,則寺當在范陽矣。 唐時范陽縣屬涿州,今撿《日下舊聞》引《名勝志》云:『涿州有智度寺,石城東北隅,剙自唐時,有舊碑刻。 其後即雲居寺,俱有石基浮圖。 』疑即此雲居上寺也。 謂之上寺者,以在智度寺之後也。 唐時舊碑刻,或即指此碑。 吉逾諸人之詩,《全唐詩》無一載者,因錄之,以見唐人詩千餘年來淪於草莽、爲人所未見者,蓋不勝紀云。 」〖2〗望按:詩題次行原有「范陽縣丞吉逾」六字,詩序辛酉歲云云。 當是唐德宗建中二年。 石刻於此詩後出「元和四年四月八是范□□」一行,疑此爲刻石年月,而「范□□」疑本是「范某刻」字樣,當是刻工題名。 果爾,則自辛酉賦詩以迄元和四年己丑刻石,其間已歷二十九年矣。 〖吉逾等人詩作於建中二年。 元和題名,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六五錄作「元和四年八月八日范惟清呂〖以下缺〗」幷云此題名雖書於軒轅偉詩首「同前」二字之下,應別標一題,「《萃編》合爲一刻,誤矣」。 〗)。

    吉逾 唐宋诗
  • 偈頌(幷序○序爲南嶽齊己撰) 九

    自體如如任運常,因茲行歇在三湘。 雙眉無用是毫相,說處無分舌廣長。

    居遁 唐宋诗
  • 題趙伯駒團扇月宮圖冊

    清凉境界火雲藏,但覺仙家日更長。 千歲壽松誰宴坐,星君午夜吐光芒。

    宋高宗 唐宋诗
  • 鐵竹歌

    普菴和尚鐵竹歌,十聖三賢不奈何。 九節玲瓏通法界,不由籩筍自嘍囉。 從百鍊,已經磨,能障狂風止海波。 惡龍攝毒皆由我,猛虎歸降豈是佗。 世出世間無可比,非凡非聖力摩訶。 莫耶劍,比天戈,生滅勞形費氣多。 只這一條剛不壞,撐天拄地應三摩。 身瑩浄,意曼陀,非眼耳鼻六通和。 肉眼那能堪作見,二乘天眼尚誵訛。 德山老漢却老婆,橫豎宗風般若多。 罕遇其人難措手,至今獨卓立巍峨。 君不見,莫蹉跎,點石爲金也是他。 即栗橫肩千萬箇,解吞鐵竹可相過。 未動口時百雜碎,豈同狐族唱巴歌。 順天助道功非細,只欲令人脫死魔。 喃喃解語非關舌,入水何曾動碧波。 鐵竹自歌如是唱,海潮音徹笑呵呵。

    釋印肅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