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移家謝趙再可

〔宋朝〕 章甫

病眼不禁黄土瞇,塵纓屢費滄浪水。 曉窗笑語鏡中人,但可置之巖穴裏。 縣官有田容我耕,收身已是太遲生。 醉眠牛背自安穩,山鳥慣聽哦詩聲。 經營小築幽深處,借車歡喜移家去。 非公誰寄草堂貲,知我舊諳茆屋趣。 此心此地俱寬閒,從渠曠野多風寒。 燈前兒女話團欒,廣厦期公千萬間。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憶微之傷仲遠

    幽獨辭羣久,漂流去國賒。 只將琴作伴,唯以酒爲家。 感逝因看水,傷離爲見花。 李三埋地底,元九謫天涯。 舉眼青雲遠,回頭白日斜。 可能勝賈誼,猶自滯長沙。

    白居易 唐宋诗
  • 終南白鶴觀

    步步景通真,門前衆水分。 檉蘿諸洞合,鐘磬上清聞。 古木千尋雪,寒山萬丈雲。 終期掃壇級,來事紫陽君。

    鄭谷 唐宋诗
  • 宮詞百首 四十七

    地衣初展瑞霞融,繡帽金鈴舞舜風。 吹竹彈絲珠殿響,墜仙雙降五雲中。

    和凝 唐宋诗
  • 從兄龍武將軍沒於邊戍過舊營宅作

    前年都尉沒邊城,帳下何人領舊兵。 徼外瘴煙沉鼓角,山前秋日照銘旌。 笙歌却返烏衣巷,部曲皆還細柳營。 今日園林過寒食,馬蹄猶擬入門行。

    徐鉉 唐宋诗
  • 湘中紀行

    [湘江](江水)永州路,水碧山崒兀。 古木暗[漁](魚)潭,陰雲起龍窟。 峻屏夾澄[徹](澈),怪石生[溪渤](□勒)。 [巨]艦時邅迴,輕舠已超忽。 疾如奔羽翼,清可[鑑](鑒)毛髪。 寂寞[幾](榜)漁舟,逶迤逗[啇](商)[筏]。 [我]行十月杪,猿嘯中夜發。 楓葉寒始丹,菊花冬未歇。 凝流綠可[染],積[翠](學)浮堪擷。 [峭]蒨每驚新,幽奇信誇絕。 稠[峰](峯)疊玉嶂,淺[浪](泿)翻殘雪。 石[燕](鷰)雨中飛,[塞](霜)鴻雲外別。(迴鴈峯) 泝洄已勞苦,覽[玩](翫)還愉悅。 鶴嶺訪胎仙([祁]陽縣白鶴[嶺]道士屈志静得仙處),𢈪(音吾)亭仰文[喆](哲)(祁陽𢈪亭,元中丞次山所居。)。 川間[有]漁釣,山上多薇蕨。 無[以](公)佐雍熙,何如養疵拙。 安人苟有[積](績),撫己行將[耋]。 此路好[乘桴],吾其謝羈紲。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八。 第三句「暗魚」二字原缺,據《輿地紀勝》卷五十六補。 )(《金石萃編》錄此詩缺誤甚多,而清瞿中溶《古泉山館金石文編殘稿》卷三補錄此詩無缺,今據以校補。 瞿中溶跋云:李諒《湘中紀行》詩二十行,行三十字,正書左行。 述葊侍郎《金石萃編》所載闕十五字,又『溪渤』之『渤』誤作『勒』,『積翠』之『翠』誤作『學』,蓋搨本未精之故。 予遊浯溪,親督搨工椎打,所謂闕泐者一一皆可辨識,乃爲補之。 中云『痦亭仰文哲』,『亭』字並不作『廎』,此唐人手筆,可見次山當本用『亭』字也。 )(〖1〗石刻詩後至題「大和四年十月廿五日,[桂]管都防禦觀察處置等使桂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李諒,過此偶題,並領男穎同登覽。 」〖2〗《金石萃編》王昶按:「李諒,兩《唐書》無傳,《全唐詩》有其人,小傳稱諒字復言,三宰劇邑,再爲郡牧,終京兆尹,而不詳所牧何郡。 所載詩,便有《蘇州元日郡齊感懷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詩一首,題下注云:『時長慶四年也。 』而不載此詩。 詩中缺泐,無從校補。 此詩題曰《湘中紀行》,是官桂州刺史道經永州題此詩於𢈪亭者。 合而觀之,是諒先於長慶四年守蘇州,至此時相距七年而移守桂州,所謂再爲郡牧者是已。 《蘇州元日》詩句云『新知四十九年非』,是長慶四年年五十也,至此則五十六矣。 有一子,名穎。 諒之可見者祇此。 」)。

    李諒 唐宋诗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一○一

    萎萎羸羸,跛跛挈挈。 用綿綿而雲行,機歷歷而電掣。 有時緘口銜枚,也學住山束篾。 生兮不生,滅兮不滅。 秋水之月兮,春山之雪。

    釋正覺 唐宋诗
  • 遊峴山觀顔魯公漥樽呈谹父

    人物如公亦偉哉,漥樽寂寞峴山隈。 似聞著履凌風出,不見拿舟弄月迴。 往事只應君可紀,幽期孰謂我能開。 留詩更約荷花語,莫惜障泥走馬來。

    李處權 唐宋诗
  • 次韻館中秋香 其一

    庭前高下碧玉樹,秋日奈茲風露何。 兩度開花君莫問,爲渠天近得香多。

    史浩 唐宋诗
  • 詔追供職學省曉發鳴山驛

    數店疎仍密,千峰整復斜。 冰痕猶带浪,霜草自成花。 錄錄堪朝列,星星已鬢華。 帝城萬事好,得似早還家。

    楊萬里 唐宋诗
  • 聞高平公殂謝述哀感舊以助挽歌三首 其一

    文章與功業,有志不能成。 嘗以隮高位,終然屈大名。 遺風猶可見,逝水更無情。 歸卜青烏壠,韓城苦霧平。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