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孃花空朵朵,謝三郎鬢已蒼蒼。
无
其他无
〔宋朝〕 徐似道
黄四孃花空朵朵,謝三郎鬢已蒼蒼。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樂奏四順,福受萬年。 神歸碧天,庭餘瑞煙。
江從西南來,浩浩無旦夕。 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 千年不壅潰,萬姓無墊溺。 不爾民爲魚,大哉禹之績。 導岷既艱遠,距海無咫尺。 胡爲不訖功,餘水斯委積。 洞庭與青草,大小兩相敵。 混合萬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歲秋夏時,浩大吞七澤。 水族窟穴多,農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歎,禹豈不愛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觀遺跡。 疑此苗人頑,恃險不終役。 帝亦無奈何,留患與今昔。 水流天地內,如身有血脈。 滯則爲疽疣,治之在鍼石。 安得禹復生,爲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劒,重來親指畫。 疏河似翦紙,決壅同裂帛。 滲作膏腴田,蹋平魚鼈宅。 龍宮變閭里,水府生禾麥。 坐添百萬戶,書我司徒籍。
白老忘機客,牛公濟世賢。 鷗棲心戀水,鵬舉翅摩天。 累就優閑秩,連操造化權。 貧司甚蕭灑,榮路自喧闐。 望苑三千日,台階十五年。 是人皆棄忘,何物不陶甄。 籃轝遊嵩嶺,油幢鎮海壖。 竹篙撑釣艇,金甲擁樓船。 雪夜尋僧舍,春朝列妓筵。 長齋儼香火,密宴簇花鈿。 自覺閑勝鬧,遙知醉笑禪。 是非分未定,會合杳無緣。 我正思楊府,君應望洛川。 西來風褭褭,南去雁連連。 日落龍門外,潮生瓜步前。 秋同一時盡,月共兩鄉圓。 舊眷交歡在,新文氣調全。 慙無白雪曲,難荅碧雲篇。 金谷詩誰賞,蕪城賦衆傳。 珠應哂魚目,鉛未伏龍泉。 遠訊驚魔物,深情寄酒錢。 霜紈一百疋,玉柱十三弦。 楚醴來尊裏,秦聲送耳邊。 何時紅燭下,相對一陶然。
抽得閑身伴瘦筇,亂敲青碧喚蛟龍。 道人掃徑收松子,缺月初圓天柱峰。
落日斜,秋風冷。 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遺老去朝行,登真返舊鄉。 軒車成羽駕,纓綬換霓裳。 明主懷江外,羣公祖道傍。 青門有前事,千載共輝光。 (見《會稽掇英總集》卷二)(〖1〗陶敏云:光緒杜氏浣花宗塾刊本《會稽掇英總集》作朝宗,疑即韓朝宗。 )。
十種仙葩各有名,相逢暫似到周京。 簪端珥萼頭雖白,酒面含華眼更明。 風暖天香吹不斷,露深宮綵洗初成。 慇懃數盡千重葉,未抵銜恩感舊情。
半生場屋弄朱衣,猶喜春來破白歸。 同輩交游惟我拙,一時人物似君稀。 風神要在山庭峻,辭吐初疑鋸屑飛。 州縣未應淹驥足,釣名誰羡子陵磯。
無端世故若連環,獨未忘懷𤱶畝間。 不問落花隨水遠,最憐脩竹伴人閒。 非求垣屋須窮僻,自愛巾車得往還。 已諭耕奴多藝秫,免教華髮變朱顔。
大士多時不入城,入城猶未炷爐熏。 忽吹淮水千峰雨,不費鍾山半朶雲。 桑葉秧苗俱起舞,葵花萱草亦歡欣。 尚書款送公歸去,留下豐年二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