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望海石

〔宋朝〕 胡融

枯藤拄苔磴,長嘯淩秋風。 天空白露下,碧落摩青銅。 夜半見海日,發軔扶桑紅。 黄支與流求,出沒白浪中。 久誇坎井見,始知天壤空。 招手喚海童,寄書蓬萊宮。 我欲蹲此石,投竿慕任公。 巨鼇儻可得,持壓江之東。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幽居樂

    萬籟不在耳,寂寥心境清。 無妨數莖竹,時有蕭蕭聲。

    施肩吾 唐宋诗
  • 旅感

    白髮根叢出,鑷頻愁不開。 自憐空老去,誰信苦吟來。 客路東西闊,家山早晚回。 翻思釣魚處,一雨一層苔。

    杜荀鶴 唐宋诗
  • 遊天竺寺

    水田十里學袈裟,秋殿千金儼釋迦。 遠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記石蓮花。 武林山價縣隋日,天竺經文隸漢家。 苔壁媧皇鍊來處,泐中脩竹掃雲霞。 (見《兩浙金石志》卷二。 )(〖1〗石刻詩前原題「大唐杭州刺史盧元輔」九字。 〖2〗阮元《兩浙金石志》:「右刻在下天竺神尼塔下磨崖,文九行,右行,正書,徑二寸。 此詩《全唐詩》未載。 按盧元輔於德宗時自河南縣令除杭州刺史,嘗於武林山作見山亭,見《咸淳臨安志》。 又《胥山碑銘》,元和十年盧元輔文,王遹書,見《輿地碑目》。 此疑元和時刻。 又《陜西通志》云:『盧元輔滑州人,曾爲華州刺史。』 《郎官石柱題名》有金部郎中盧元輔。 白樂天有《盧元輔除杭州刺史制》,中云:『嘗守商都,再領京縣。』 皆其歷官也。 石本『泐中脩竹掃雲霞』,『泐』字係原刻,『脩竹』二字係改鑿。 『大唐』二字亦添補。 《西湖志》作『洞中』,蓋據文理,未見石刻也。」 〖3〗《杭州府志》引《武林石刻記》:「唐盧元輔《遊天竺詩》,縱一尺八寸,橫二尺,正書,字徑二寸。」)。

    盧元輔 唐宋诗
  • 登汾上閣

    汾樓秋水濶,宛似到閶門。 惆悵江湖思,惟將南客論。 (見《歐陽行周文集》卷九《陪太原鄭行軍中丞登汾上閣中丞詩曰汾樓秋水濶宛似到閶門惆悵江湖思惟將南客論南客即儋也輒書即事上答》)(按:《全唐詩》卷七八三收此詩於鄭中丞名下,今考定爲鄭儋作。 )。

    鄭儋 唐宋诗
  •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 一

    漢將承恩西破戎,捷書先奏未央宮。 天子預開麟閣待,祗今誰數貳師功。

    岑參 唐宋诗
  • 題家園

    池蓮憔悴無顔色,園竹低垂減翠陰。 園竹池蓮莫惆悵,相看恰似主人心。

    楊昭儉 唐宋诗
  • 山居詩 其九

    幽齋獨坐絕參詳,兀爾何如驟世忙。 拯濟終憑宏願力,安閒須得守愚方。 柴門半掩花空落,苔徑虛蹤草自荒。 最好靜中無一事,翛然唯得道芽長。

    釋延壽 唐宋诗
  • 久雨三首 其二

    蝕餘仍苦雨,猶爾晦陽暉。 浩浩陂三尺,家家水半扉。 汩陳非佛意,昏墊蓋天機。 祈懇須冥造,當仁要達微。

    曹勛 唐宋诗
  • 金剛隨機無盡頌 正信希有分第六 其六

    椶林鳥共飛,一道轉光輝。 癡人隨物轉,悟者發真機。

    釋印肅 唐宋诗
  • 送計祖仁雒縣丞

    青青楊柳灞橋斜,滿酌清樽莫嘆嗟。 可是因循成別緒,只應咫尺便天涯。 未論流水千竿竹,且看春風一縣花。 渺渺故園情最苦,不知歸夢屬誰家。

    李流謙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