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呈武氏表兄

〔宋朝〕 廖行之

我家蒸湘東復東,君嘗過我從嫗翁。 我時總角君未冠,相與遊戲如鴻濛。 無何君作十年別,遠指沅水云能窮。 兒時豈識銷黯事,聚散過眼回頭空。 衡陽以西大酉麓,其間不及馬牛風。 向來往往二十載,音問無計隨鱗鴻。 吾翁得官夜郎郡,盡室隨牒溪山中。 故應喜近栖碧老,豈謂一疾銘幽宮。 箕裘頼有七男子,華萼競秀階庭豐。 爾來得得步相訪,磊落玉樹何玲瓏。 固知乃翁已無憾,有子足勝王家戎。 團圞夜話得相屬,幸勿別去輕匆匆。 即今山城二月半,李花能白桃能紅。 陽和薰蒸著草木,駘蕩天冶春融融。 繁華不足悅我眼,獨以文字忻磨礱。 男兒胸中負志業,聲價直欲高恒嵩。 立身揚名我輩事,肯逐斥鷃甘蒿蓬。 篇詩慇懃丐領畧,但愧骫骳言非工。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最能行

    峽中丈夫絕輕死,少在公門多在水。 富豪有錢駕大舸,貧窮取給行艓子。 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旅。 攲帆側柁入波濤,撇漩捎濆無險阻。 朝發白帝暮江陵,頃來目擊幸有徵。 瞿堂漫天虎鬚怒,歸州長年行最能。 此鄉之人氣量窄,誤競南風疎北客。 若道土無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

    杜甫 唐宋诗
  • 寒食前有懷

    萬物鮮華雨乍晴,春寒寂歷近清明。 殘芳荏苒雙飛蝶,曉睡朦朧百囀鶯。 舊侶不歸成獨酌,故園雖在有誰耕。 悠然更起嚴灘恨,一宿東風蕙草生。

    溫庭筠 唐宋诗
  • 邊庭送別

    一生雖達理,遠別亦相悲。 白髮無修處,青松有老時。 暮煙傳戍起,寒日隔沙垂。 若是長安去,何難定後期。

    張蠙 唐宋诗
  •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四

    匡阜層層翠,修江疊疊波。 從來未曾到,此去復如何。 水廟寒鴉集,沙村夕照多。 誰如垂釣者,孤作鬢皤皤。

    貫休 唐宋诗
  • 題朝陽洞

    江上朝陽洞,無人肯暫過。 今來愜心賞,迴首戀煙蘿。 (見《八瓊室金石補正》。 )(〖1〗石刻於詩題下署「義陽守李當」五字。 餘說詳魏深詩按語。 )。

    李當 唐宋诗
  • 登鴈蕩明王峰詩

    明王嶻嶪與天齊,勢壓諸峰不可梯。 霽雨孤鐘雲外渡,叫霜羣鴈月中棲。 仰觀碧落星辰近,俯視紅塵世界低。 七尺靈光雙彩展,石門金鼎謾留題。 (見同治丙寅刊齊召南修《溫州府志》卷二十八)(〖1〗同治《溫州府志》卷二十《名臣》錄《萬曆志》云:「吳畦,字正祥,家安國之盧村。 登進士第。 乾符中,爲河南節度使,督修黃河有功。 黃巢亂,奉勅破走之。 中和二年召入朝,同平章事。 文德元年,拜諫議大夫,進太子太保,封光祿大夫,勳柱國。 論事忤上意,貶潤州刺史。 會錢鏐爲鎮海節度使,不安其職,遂引退,家居而卒。 」出將入相如此,而史家闕如,甚爲可疑,今不取。 張靖龍云:「見周喟《南雁蕩山志》卷七《詩外編》引明人鄭思恭《崇禎南雁蕩山志》,又見《乾隆平陽縣志》卷二。 明王峯在白雲山〖屬南雁蕩山〗。 」)。

    吳畦 唐宋诗
  • 田園樂七首 七

    酌酒會臨泉水,抱琴好倚長松。 南園露葵朝折,東谷黃粱夜舂。

    王維 唐宋诗
  • 津亭

    津亭歌闋戒棠舟,五兩風輕不少留。 西北浮雲來魏闕,東南初日背秦樓。 層城渺渺人傷別,芳草萋萋客倦遊。 平樂舊歡收未得,更憑飛夢到瀛洲。

    胡宿 唐宋诗
  • 落花

    前溪夜雨錦張紅,墜萼殘英繞暗叢。 已與吹開復吹謝,無情畢竟是春風。

    宋祁 唐宋诗
  • 秋興

    樵風溪上弄扁舟,濯錦江邊憶舊遊。 豪竹哀絲真昨夢,爽砧繁杵又驚秋。 墜枝橘熟初堪剪,浮瓮醅香恰受篘。 莫道身閑總無事,孤燈夜夜寫清愁。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