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挽宋知縣剛仲二首 其二

〔宋朝〕 廖行之

閥閲方成一段奇,三湘況是古來稀。 弟兄同歲乘槎去,父子連科折桂歸。 詩禮傳家人共羨,歡華過眼事俱非。 秋風寂寞萱堂露,染盡當年戲綵衣。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遊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十八

    嬾步天台路,惟登地肺山。 幽巖仙桂滿,今日恣情攀。

    上官昭容 唐宋诗
  • 月三首 二

    併照巫山出,新窺楚水清。 羈棲愁裏見,二十四迴明。 必驗升沈體,如知進退情。 不違銀漢落,亦伴玉繩橫。

    杜甫 唐宋诗
  • 長安客舍敘邵陵舊宴寄永州蕭使君五首 二

    不知何路却飛翻,虛受賢侯鄭重恩。 五夜清歌敲玉樹,三年洪飲倒金尊。 招攜永感雙魚在,報荅空知一劒存。 狼籍棃花滿城月,當時長醉信陵門。

    曹唐 唐宋诗
  • 和殷衙推春霖即事

    東風吹暖雨,潤下不能休。 古道雲橫白,移時客共愁。 綠沈莎似藻,紅泛葉爲舟。 忽起江湖興,疑鄰畎澮流。 此時無勝會,何處滯奇遊? 陣急如酣戰,點麤成亂漚。 竹因添灑落,松得長颼飀。 花慘閑庭晚,蘭深曲徑幽。 絲牽汀鳥足,線挂嶽猿頭。 天地昏同醉,寰區浩欲浮。 柳眉低帶泣,蒲劍銳初抽。 石燕飜空重,蟲羅綴滴稠。 荷傾蛟淚盡,巖拆電鞭收。 豈直望堯喜,却懷微禹憂。 樹滋堪採菌,磯沒懶垂鈎。 腥覺聞龍氣,寒宜擁豹裘。 名膏那作沴,思稔必通侯。 蚌鷸徒喧競,笙歌罷獻酬。 山川藏秀媚,草木逞調柔。 極目非吾意,行吟獨下樓。

    李咸用 唐宋诗
  • 使院黃葵花

    薄妝新著澹黃衣,對捧金爐侍醮遲。 向月似矜傾國貌,倚風如唱步虛詞。 乍開檀炷疑聞語,試與雲和必解吹。 爲報同人看來好,不禁秋露即離披。

    韋莊 唐宋诗
  •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花字

    九日報仙家,三秋轉歲華。 呼鷹下鳥路,戲馬出龍沙。 簪挂丹萸蘂,杯浮紫菊花。 所願同微物,年年共辟邪。

    趙彥伯 唐宋诗
  • 豐溪秋社

    稻熟瓜纍歲有仁,烹鷄割豕祀田神。 分腥不覺歸來晚,一幅雲煙擁醉人。 (〖1〗《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集歷代史志書目皆不著錄。 此本爲乾隆庚申其裔孫積祚所刊,稱其從叔高祖元進所手錄,黃之雋、邵泰、儲大文皆爲之序,稱其湮沒八百年而始顯。 然其書晚出,授受源流渺不可考,越宋、元、明至今,忽傳於世,論者頗以爲疑。 」並舉用詞數條,以爲不似晚唐五代人語。 且謂《春雪往柵山》一詩,題中有「敲詩驢子背上」語。 實賈島咏推敲二字不定,見《唐摭言》,鄭綮言『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背上』,見《唐詩紀事》,在今日則爲故典,在唐末猶爲近事,不應從慶用之。 且稱吟詩爲推敲,已屬割裂,至改爲敲詩,明以前人實無此語。 按南高圖書館藏同治重鐫本此詩題作《春日往柵山吟詩於驢子背上未即就誤入側徑爲叢莽所縛卒成之》。 無敲詩之語,是傳本有不同也。 其餘用詞可疑者,又安知非輾轉抄刻中所致耶? 至古籍之不顯于當世而復見於後代者,其例實繁,故仍錄存之,以俟海內方家之論定焉。 )。

    呂從慶 唐宋诗
  • 緣識 其九九

    語言端謹易求尋,己是他非禍返侵。 忠信先修銷大僞,何曾鄙隔聖緣心。

    宋太宗 唐宋诗
  • 寺居

    招提遠占一牛鳴,阻絕干戈得暫經。 夢境了知非有實,醉鄉不入自常醒。 樓臺近水涵明鑑,草樹連空寫素屏。 物象自堪供客眼,未須覓句戶長扃。

    陳與義 唐宋诗
  • 梁彭州與客登卧龍山送酒二尊 其二

    天祿歸來楊子雲,酒隨後乘爲論文。 雲安麴米瓶雙玉,聊助詩人作小醺。

    王十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