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和張倅唐英詠梅十四首 其一二

〔宋朝〕 陳傅良

亭亭湘岸竹,炯炯湘波月。 其中雪垂垂,一樹爲誰設。 不應皂蓋人,於此能忘折。 折之寄相思,可以慰分裂。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和楊舍人詠中書省花樹

    花萼映芳叢,參差間早紅。 因風時落砌,雜雨乍浮空。 影照鳳池水,香飄雞樹風。 豈不愛攀折,希君懷袖中。

    張文琮 唐宋诗
  • 送鄭尚書赴興元

    儒有登壇貴,何人得此功。 紅旗燒密雪,白馬踏長風。 斧鉞來天上,詩書理漢中。 方知百勝略,應不在彎弓。

    姚合 唐宋诗
  • 折楊柳十首 七

    和風煙樹九重城,夾路春陰十萬營。 唯向邊頭不堪望,一株顦顇少人行。

    薛能 唐宋诗
  • 竹下殘雪

    牆下濃陰對此君,小山尖險玉爲羣。 夜來解凍風雖急,不向寒城減一分。

    羅隱 唐宋诗
  • 遊天竺寺

    水田十里學袈裟,秋殿千金儼釋迦。 遠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記石蓮花。 武林山價縣隋日,天竺經文隸漢家。 苔壁媧皇鍊來處,泐中脩竹掃雲霞。 (見《兩浙金石志》卷二。 )(〖1〗石刻詩前原題「大唐杭州刺史盧元輔」九字。 〖2〗阮元《兩浙金石志》:「右刻在下天竺神尼塔下磨崖,文九行,右行,正書,徑二寸。 此詩《全唐詩》未載。 按盧元輔於德宗時自河南縣令除杭州刺史,嘗於武林山作見山亭,見《咸淳臨安志》。 又《胥山碑銘》,元和十年盧元輔文,王遹書,見《輿地碑目》。 此疑元和時刻。 又《陜西通志》云:『盧元輔滑州人,曾爲華州刺史。』 《郎官石柱題名》有金部郎中盧元輔。 白樂天有《盧元輔除杭州刺史制》,中云:『嘗守商都,再領京縣。』 皆其歷官也。 石本『泐中脩竹掃雲霞』,『泐』字係原刻,『脩竹』二字係改鑿。 『大唐』二字亦添補。 《西湖志》作『洞中』,蓋據文理,未見石刻也。」 〖3〗《杭州府志》引《武林石刻記》:「唐盧元輔《遊天竺詩》,縱一尺八寸,橫二尺,正書,字徑二寸。」)。

    盧元輔 唐宋诗
  • 效陶彭澤

    霜露悴百草,時菊獨妍華。 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掇英泛濁醪,日入會田家。 盡醉茅簷下,一生豈在多。

    韋應物 唐宋诗
  • 孟津晚景

    二月春風引夕陰,鞏煙邙樹悵登臨。 醯鷄甕外天方闊,偃鼠河濱水正深。 萬疊紺螺山北聳,半邊紅壁日西沈。 憑高薄暮人誰見,一寸如丹魏闕心。

    宋庠 唐宋诗
  • 示程生二首 其二

    柴桑風度極清真,地位當齊古逸民。 不爲兒曹營飽暖,聊將詩句寫經綸。 喜君自得超遥趣,與世相忘寂寞濱。 正欲細論嗟遽別,空慙祖謝響然臻。

    胡寅 唐宋诗
  • 題崇覺寺

    溪雲障微陰,竹風消午暑。 行窮紫翠間,金榜開梵宇。 殘僧四五輩,衣破貌淳古。 碧筒𣂏寒泉,屋角掛飛雨。 高堂儼遺像,丹青爛圭且。 當時立廊廟,兄弟皆接武。 誰知百世士,今作一丘土。 石麟卧斜陽,斷碣枕庭廡。 悟此笑世人,微榮何足數。

    蔡柟 唐宋诗
  • 宿舊彭澤懷陶令

    潜魚願深渺,淵明無由逃。 彭澤當此時,沉冥一世豪。 司馬寒如灰,禮樂卯金刀。 □□□□□,□□□元亮。 凄其望諸葛,骯髒猶漢相。 時無益州牧,指撝用諸將。 平生本朝心,歲月閱江浪。 空餘詩語工,落筆九天上。 向來非無人,此友獨可尚。 屬余剛制酒,無用酌杯盎。 欲招千載魂,斯文或宜當。

    林之奇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