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還徐叔子犀带

〔宋朝〕 陳傅良

徐子贈我舊寶犀,宣和國工所事治。 玄玉十截黄四垂,厚且半寸徑尺圍。 方廉整不刻毫釐,金飾諸末柔丹韋。 寘之止齋光陸離,天吳海若不敢窺。 奈何骨相堪蓑衣,自得此带逢百罹。 我服黑角二紀餘,歲月幾半蒙蛛絲。 識與不識皆歔欷,恨不披拂來隆墀。 湖湘老把乘邊麾,次第三節登王畿。 脩門再入留郎闈,上皇一見玉色怡。 闊步蓬山上坳螭,向者所恨今交譏。 懼瀝肝膽得請歸,自意永與漁樵嬉。 急詔適際潛龍飛,誤恩狎至湛露斯。 古來逾分天不宜,百炊未滿萬事非。 還觀櫝中一解頤,吾腰安用爾带爲。 徐子盛年脩幹支,才華不數紛紛兒。 請以带去藏待時,拖金縣玉未可知。 招招車騎來何遲,苦勿留此令我悲。 君不見在昔十圍終失之,終朝三褫事尤危。 况我昏睡誰護持,亦恐夜半神運蛟龍移。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烏棲曲

    西山作宮潮滿池,宮鳥曉鳴茱萸枝。 吳姬採蓮自唱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張籍 唐宋诗
  • 寄清溪道友

    山門搖落空,霜霰滿杉松。 明月行禪處,青苔遶石重。 泉聲喧萬壑,鐘韻遍千峯。 終去焚香老,同師大士蹤。

    齊己 唐宋诗
  • 自詠二首 二

    學道全真在此生,何須待死更求生。 今生不了無生理,縱復生知那處生。

    徐靈府 唐宋诗
  • 中原民謠 任契丹

    任契丹,太行爲家千疊山。 此山阻絕天下脊,中有義旅蛟蛇蟠。 任君本是良家子,身長七尺風姿偉。 心懷忠義欲擒胡,誓與羣豪揭竿起。 時從數騎出郊坰,所向萬人皆披靡。 不驅丁口不攫金,只取餱糧事儲偫。 道遮天使奪牌歸,佩牌夜易人不知。 往來燕趙數百里,徒手不假寸鐵持。 夜半相逢沃州北,問知南使寧相阨。 倡言我輩抱雄圖,郎主打圍曾狙擊。 時來左袒奮臂呼,十萬兒郎一朝得。 勸君努力雪國讎,爲我斬取單于頭。 功成好爵皆君有,金印垂腰大如斗。

    周麟之 唐宋诗
  • 和樂天爲張建封侍兒盼盼作仍繼五篇 其一

    黄金不惜買蛾眉,揀得如花四五枝。 撒手行時無罣礙,更無一物可相隨。

    姜特立 唐宋诗
  • 黄寺丞挽詩 其二

    白鹿人先去,西坡事又非。 客情何所向,老淚不禁揮。 日短輀車急,山寒冢未腓。 猶聞辭楚辟,來救越民饑。

    項安世 唐宋诗
  • 別陳講師

    幾年勞夢想,今日慰登臨。 况入芝蘭室,又聞金玉音。 與君連夜語,盡我一生心。 此外成華髮,無因得重尋。

    朱熹 唐宋诗
  • 有懷山房

    每憶山房話夜深,几前無主亦無賓。 老兵未領西來意,斜倚屏風一欠伸。

    張良臣 唐宋诗
  • 京都旅卧

    喜得家書睡不成,擁衾欹枕數寒更。 衝風鐵板俄驚曉,映日紗窗又報晴。 蹀躞過橋朝馬響,咄嗟爭道擔夫聲。 利名失脚時回首,雖未能忘也較輕。

    曾丰 唐宋诗
  • 久不聞表叔張平子安否覓使寄此

    一自書題闕寄將,不知今度幾飛霜。 空云梅嶺有驛使,可奈衡陽無雁行。 好趁薦章求北闕,莫因文價滯南荒。 已今快閣治詩板,準擬歸舟略繫傍。

    趙蕃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