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獨旦蕈次九五從叔韻

〔宋朝〕 樓鑰

朝菌晦朔雖不知,食之實冠東南味。 庾郎二十有七品,一見流涎驚絕異。 擷蔬剪韮皆可却,味苦應無夏蟲避。 大阮哦詩聲未了,又索蒸芝今再遺。 邇來枯枿尚未茁,拳拳頗媿臺無餽。 儻容小摘寄情親,會遣長鬚見芹意。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妻入道

    人無回意似波瀾,琴有離聲爲一彈。 縱使空門再相見,還如秋月水中看。

    李涉 唐宋诗
  • 木蘭花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 消息斷,不逢人,却歛細眉歸繡戶。 坐看落花空歎息,羅袂溼班紅淚滴。

    韋莊 唐宋诗
  • 送客

    頻年獨對鴛鴦綺,計日雙飛鸚鵡洲。 (見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六七《鄂州》)。

    張繼 唐宋诗
  • 它山堰

    截斷寒流疊石基,海潮從此作回期。 行人自老青山路,澗急水聲無絕時。 (以上二首均見南宋魏峴《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卷下,《四明叢書三集》本。 二詩承溫州師院張靖龍同志錄示)(〖1〗張靖龍云:南宋林元晉《回沙閘記》云:「唐僧元亮賦堰詩,有曰:『海潮從此作回期。 』人謂絕唱。 」明末李鄴嗣《甬上高僧詩》卷上曰:「縣令王元暐起它山堰,主水啓閉,民德之,亮公爲題一詩。 宋志載吾最四絕句,以公題它山堰爲第一。 所云景絕詩亦絕者也。 公又作長歌一首以記其事。 」魏峴考訂《它山歌》爲元亮所作:「人知它山之詩而不知它山之歌。 歌以言詩之未盡,詩以言歌之所不欲文。 不觀其詩,無以見亮公之絕唱,不觀其歌,無以見王侯之始謀。 予方幼時,蓋嘗耳其歌之大略矣。 每以石刻不存爲恨。 咨詢耆老有年于茲,近劃得墨刻,讀之甚喜。 或疑圖志上載絕句爲唐僧元亮所作,此刻不載歲月名稱,恐非亮公之筆。 然即其歌以溯其意,如因祈禱入山與夫櫂舟深入之語,非亮公距王侯未遠,其孰能知此耶? 」)。

    宗亮 唐宋诗
  • 獄中上崔相渙

    胡馬渡洛水,血流征戰場。 千門閉秋景,萬姓危朝霜。 賢相燮元氣,再欣海縣康。 台庭有夔龍,列宿粲成行。 羽翼三元聖,發輝兩太陽。 應念覆盆下,雪泣拜天光。

    李白 唐宋诗
  • 緣識 其一六

    逍遥裏外混諸天,澹蕩其中四敘間。 拂拭塵埃明印月,徧駈神鬼鏁驪山。 裝添出沒何奇異,祕隠藏直未是閑。 但好消詳清景內,勿生疑慮動機關。

    宋太宗 唐宋诗
  • 偈頌四十一首 其三○

    小春霜刃,大家雪機。 一堂禪侶,三世結制。 時光可惜,歲花不留。 自晨至暮,吃飯飲茶。 道者一箇,無得禪心。 從生至老,著衣談笑。 道流半箇,莫知自心。 徒勞念情,不識玄旨,苦哉悲矣。 貧道孤老,走年難繫。 謹勸雲衆,一生歸信。

    釋慧暉 唐宋诗
  • 祗役鄰郡道中曉發

    故園回眼隔雲羅,野馬征塵拂袂過。 息影有時悲惡木,回車無暇避朝歌。 風號萬響天衢籟,山矗千頭佛國螺。 遊子行行歸計晚,庾心一寸奈愁何。

    宋祁 唐宋诗
  • 二公見和又成一首寄之

    憶昔同臺接勝遊,相期端不愧清流。 一時人物存無幾,百歲光陰挽不留。 老去只思陶靖節,向來尤歎薛居州。 亦聞聚首時傾倒,應笑衰翁守故丘。

    吳芾 唐宋诗
  • 傷和靖林先生君復二首 其一

    清瀨嚴生國,良田仲子居。 姬姜生不娶,封禪死無書。 竈冷丹何去,厨封畫已虛。 詔函加美謚,不及裹輪車。

    宋祁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