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當秋半,人人待月明。 絕憐今夜賞,更勝去年晴。 光彩澄高露,氛埃廓太清。 衆心方閔雨,却望暮雲生。
无
其他无
〔宋朝〕 樓鑰
歲歲當秋半,人人待月明。 絕憐今夜賞,更勝去年晴。 光彩澄高露,氛埃廓太清。 衆心方閔雨,却望暮雲生。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蔡子勇成癖,彎弓西射胡。 健兒寧鬬死,壯士恥爲儒。 官是先鋒得,材緣挑戰須。 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 雲幕隨開府,春城赴上都。 馬頭金狎帢,駝背錦糢糊。 咫尺雲山路,歸飛青海隅。 上公猶寵錫,突將且前驅。 漢使黃河遠,涼州白麥枯。 因君問消息,好在阮元瑜。
昌獵關西紂獵東,紂憐崇虎棄非熊。 危邦自謂多麟鳳,肯把王綱取釣翁。
迢迢東海出,漸漸入雲衢。 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江南餘載》下)(〖1〗《歲時廣記》三十一《中秋》上《得佳聯》引《漫叟詩話》:「南唐金輪寺有僧曰明光者,先一年中秋翫月,得詩一聯云:『團團離海角,漸漸出雲衢。 』竟思下聯不就。 次年中秋,再得一聯云:『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遂不勝其喜,徑登寺樓鳴鐘。 時有善聽聲聞之:『此鐘發聲通暢,若非詩人得句,即是禪僧悟道。 』驗之果然。 好事者有詩云:『爲思銀漢中秋月,誤擊金輪半夜鐘。 』」〖2〗《全唐詩》八五一、《全五代詩》三九均作南唐失名僧《月詩》,前二句作「徐徐東海出,漸漸上天衢」。 《全五代詩》引《江南野錄》:「李昪受禪之初,忽半夜寺僧撞鐘,一城皆驚,召將斬之,云夜來偶得月詩,乃云云。 李昪喜而釋之。 」〖3〗原以明光另列一則。 今檢《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六引《漫叟詩話》作「南唐僧謙明」詩,知明光之名爲南宋時之別傳,而非另有其人,故以明光一則移附於此。 另《釣磯立談》謂作詩者爲「頭陀范忠嵩」。 《江鄰幾雜識》作「南唐一詩僧」,當即爲《全唐詩》所本。 )。
任重功餘屢乞辭,犯顔曾不避天威。 朝回一體奎章下,携得天香滿袖歸。
咫尺高齋未一嬉,病身坐苦廢巫醫。 但能料理扶衰藥,豈復狂吟亂道詩。 秋熱正隨殘暑熾,新凉如與故人期。 唯應共此江蟾白,萬頃風漪月上時。
將軍塞上誇三箭,學士堂中記八磚。 正眼觀來都是幻,月明羣蟻在花氈。
秋浦天作秋,清溪風更清。 三宿不忍去,山以齊爲名。 天台李御史,傾蓋即鍾情。 憐我峽中歸,笑談洗枯榮。 携壺上翠微,舉首望赤城。 相期老巖壑,便欲遺簪纓。 贈我十首詩,字字工且精。 從今似杜老,對酒懷李生。 何當細論文,萬戶侯可輕。
夏膚粗已皴,秋蔕熟將脫。 不辭抱蔓歸,聊慰相如渴。
松答僕,奉主願盡心。 護以虬龍威,娛以金玉音。 作炎夏,作凜秋,願主愛玉體,五夜增輕裘。
君詩音節中弦歌,報我英瑶百倍過。 江村老人衣鉢在,同參今更有人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