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養全終始,真成乳阿姑。 衾禂幾年共,甘毳四時須。 衆子俱傳業,諸孫足自娛。 吾家女兄弟,似此亦幾無。
无
其他无
〔宋朝〕 樓鑰
孝養全終始,真成乳阿姑。 衾禂幾年共,甘毳四時須。 衆子俱傳業,諸孫足自娛。 吾家女兄弟,似此亦幾無。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一樹紅花暎綠波,晴明騎馬好經過。 今朝幾許風吹落,聞道蕭郎最惜多。
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 登山須正路,飲水須直流。 倩鶴附書信,索雲作衣裘。 仙村莫道遠,枉策招交游。
沙門不持戒,道士不服藥。 自古多少賢,盡在青山脚。
風姿豔態應無比,爛熳當春一樹芳。
遠見麻姑戲瑞禽,每來教舞此壇心。 基離地面三千丈,勢倚雲根一萬尋。 煙海日搖雙翅影,洞天風散九韻音。 自從越叟分明說,便想羅浮直至今。 (〖1〗上面這些詩寫辰一小冊上,線裝,僅存五葉,共二十八首。 後有殘闕,原書葉數、詩數不知多少。 總題《涉道詩》,下題撰人李翔姓名。 李翔的時代和事跡無所考,這個詩集也不見於著錄。 所歌詠酬答的都是道山道觀,當時道教的天師、尊師、鍊師、總真以及供奉和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事跡等。 這應該是一部現存最古的道徒詩集。 〖2〗詩中所表現的山名和地名,多在今江西、江蘇、浙江三省,主要是在龍虎山、茅山、天台山之間,李翔大概就是這一地區以內的人。 他的時代,大概是第九世紀末年或第十世紀初年的人。 謝自然是貞元十一年〖七九五〗十一月十二日卒於梁州西門外金泉山的,韓愈〖七六八--八二四〗有《謝自然詩》〖《昌黎先生集》卷一〗,李翔有《題謝自然傳後》〖傳爲郡守李堅所作〗,所以李翔時代,疑比韓愈稍晚。 〖日本《道教研究》第一冊刊吳其昱《李翔及其涉道詩》推定李翔爲唐高祖九世孫,江王李元祥之後,曾官莆田尉,約於咸通間在世,所據爲《新唐書》卷七○下《宗室世系表》,可備一說。 〗)。
曾巒逾碣石,形勝鎮神州。 可惜羊腸險,今包鼠穴羞。 天心端有待,人力豈能謀。 未老如憑軾,壺漿爲曲留。
清時得路每投閒,垂上甘泉玉筍班。 借箸幾看趨魏闕,請纓常欲度天山。 放懷俠氣千夫上,抵掌高談一夢間。 使節塵生人共惜,朔風吹淚太湖灣。
江來從此合,我上爾東行。 節物驚心地,主人留客情。 霧花摇老眼,霜燭灧深觥。 醉恐清歌斷,應須更數聲。
此身不覺老侵尋,殘髮蕭蕭雪滿簪。 那有新詩書觸目,亦無閑話問安心。 塞垣西戍茫如夢,省戶東歸病至今。 一懶便知生世了,午窗酣枕敵千金。
太守風流甚,吟牋寫蜀麻。 尋春何處客,映柳阿誰家。 蠟炬傳新火,朱欄發舊花。 月光將欲滿,特地炤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