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烟斷嬾重添,屋角無聲雀去簷。 午夢欲成雞喚醒,卧看修竹映疎簾。
无
其他无
〔宋朝〕 舒邦佐
博山烟斷嬾重添,屋角無聲雀去簷。 午夢欲成雞喚醒,卧看修竹映疎簾。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坐愛青草上,意含滄海濱。 渺渺獨見水,悠悠不問人。 鏡浪洗手綠,剡花入心春。 雖然防外觸,無奈饒衣新。 行當譯文字,慰此吟殷勤。
珍木生奇畝,低枝拂梵宮。 因開四界分,本自百花中。 當夏陰涵綠,臨秋色變紅。 君看藥草喻,何減太陽功。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住處,不如依舊再移居。 (《嚴陵集》二)(原列入無世次作者。 按《雲笈七籤》卷一一三錄沈汾《續仙傳》云:「羅萬象,不知何所人。 有文學,明天文,洞深於)(《易》,節操奇特。 惟布衣遊天下,居王屋山。 久之,遊羅浮山,遂結庵以居。 」《輿地紀勝》卷八引晏殊《類要》云:「唐羅萬象者分水縣人也。 隱於紫邏山。 節度使李德裕使人召之,聞之,更移入深山,依白雲而居,終身不出。 」今移此。 曹汛謂《五燈會元》卷三收大梅法常偈,與此多同。 )。
心情休問近何如,冉冉浮生六十餘。 抱病久無歡笑興,信緣慵答往還書。 容顔也道隨年改,牙齒誰教斗頓疏。 何處此身堪養老,萬安山下有村居。
伏馱密多惺惺,父母與佛非親。 五十不行不語,一見本人清浄。
河亭挈手共徘徊,萬事寜非有數哉。 黄閣相君三黜去,青雲學士一麾來。 中原故老知誰在,南嶽新丘共此哀。 火冷夜窗聽急雪,相思時取近書開。
蓬萊藏室盛東都,只著古書并老儒。 後來許事曉星疎,登車不落問何如。 廣文先生自有飯,諸公衮衮端無羨。 著脚金坡不作難,問津木天何足辦。 作堂聊爾題蓬山,此豈有意亦偶然。 登瀛仙人多姓許,未必先生肯爲伍。 書生饒舌定可憎,此話姑置莫葛藤。 先生諸孫皆玉冰,誦書已作鸞鶴聲,請來欹枕細細聽。
塵埃誰復識瞿曇,高座風生玉麈談。 露浥芙蓉心與凈,香浮薝蔔鼻先參。 杜陵託興歌茅屋,山谷留情賦草菴。 試叩禪關聞密語,前三三與後三三。
發軔名山三十年,每逄佳處一悠然。 獨於此地欠行迹,始信茲遊亦屬天。 壇記舊模唐刺史,句題今誦兩詩仙。 和篇末至夫何敢,勢似求魚乃木緣。
吾聞戴安道,不對王侯琴。 當時豈不能,低眉求賞音。 一曲朝得聞,千金夕來尋。 捨之不肯顧,輕重得所斟。 小人一時快,君子百世欽。 貧士繄此辨,士乎當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