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晴景少,晝夜已平分。 寒鎖花藏莟,風微水皺紋。 端成空識字,誰可共論文。 惟有銅爐在,時拈柏子焚。
无
其他无
〔宋朝〕 舒邦佐
春來晴景少,晝夜已平分。 寒鎖花藏莟,風微水皺紋。 端成空識字,誰可共論文。 惟有銅爐在,時拈柏子焚。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紅燭芳筵惜夜分,歌樓管咽思難聞。 早知怨別人間世,不下青山老白雲。
丹青飾成慶,玉帛擅專諸。 (見《資治通鑑》卷一九一《唐紀七》武德七年六月壬戌下胡三省注。 )(見《資治通鑑考異》卷九。 )(〖1〗《資治通鑑》胡三省注引《實錄》云:「元吉見秦王有大功,每懷妬害,言論醜惡,譖害日甚。 每謂建成曰:『當爲大哥手刃之。 』建成性頗仁厚,初止之。 元吉數言不已,建成後亦許之。 元吉因令速發,遂與建成各募壯士,多匿罪人,賞賜之,圖行不軌。 其記室榮九思爲詩以剌之曰:『丹青飾成慶,玉帛擅專諸。 』而弗悟也。 」)。
自初賓上國,乃到鄒人鄉。 曾點與曾子,俱升闕里堂。 武皇恢大略,逸翮思寥廓。 三居清憲臺,兩拜文昌閣。 爲道既貞信,處名猶謇諤。 鐵柱勵風威,錦軸含光輝。 夜聞持簡立,朝看伏奏歸。 洞門清珮響,廣路玉珂飛。 驤首入丹掖,摶空趨太微。 絲綸逢聖主,出入飄華組。 愔愔宿帝梧,侃侃居文府。 海內語三獨,朝端謀六戶。 善計在弘羊,清嚴歸仲舉。 侍郎跨方朔,中丞蔑周處。 天眷擇循良,惟賢降寵章。 分符指聊攝,爲政本農桑。 籍籍歌五袴,祁祁頌千箱。 隨車微雨灑,逐扇清風颺。 既以遷列國,復茲鄰帝鄉。 褰帷乃仍舊,坐嘯非更張。 居敬物無擾,履端人自康。 薄遊出京邑,引領東南望。 林晚鳥雀噪,田秋稼穡黃。 成臯天地險,廣武征戰場。 道喪苦兵賦,時來開井疆。 霏霏渠門色,晻晻制巖光。 徒念京索近,猶悲溱洧長。 大明潛照耀,淑慝自昭彰。 昔歲幸西土,今茲歸洛陽。 同焉知鄭伯,當輔我周王。
阮籍爲太守,乘驢上東平。 剖竹十日間,一朝風化清。 偶來拂衣去,誰測主人情。 夫子理宿松,浮雲知古城。 掃地物莽然,秋來百草生。 飛鳥還舊巢,遷人返躬耕。 何慙宓子賤,不減陶淵明。 吾知千載後,却掩二賢名。
天子乘冬校獵回,鈎陳平野轉瑶魁。 萬蹄未暮先追日,疊鼓非春已作雷。 得儁風毛隨禁仗,犒勤霞液出仙杯。 詞臣定有長楊賦,翰墨能銷幾許才。
楚澤巴江兩鬢殘,夕陽又是倚闌干。 敢言日與長安遠,惟恨天如蜀道難。 客枕五更歸夢短,新詩千首後人看。 青簾白舫何時發,醉聽琵琶興已闌。
戒殺家庖罷饋魚,病脾亦復禁寒蔬。 莫慚鄰里嘲枯淡,出甑香粳玉不如。
柔櫓無聲坐釣魚,浪花飛點翠羅裾。 空江日暮無來客,腸斷三湘一紙書。
新隆寺後看韶石,三三兩兩略依稀。 金坑津頭看韶石,十十五五不整齊。 一來望韶亭上看,九韶八音堆一案。 金鐘大鏞浮水涯,玉瑟瑶琴倚天半。 堯時文物也粗疎,禮樂猶带鴻荒餘。 茅茨殿上槌土鼓,葦籥聲外無笙竽。 黄能郎君走川嶽,領取后夔搜禮樂。 嶧山桐樹半夜鳴,泗水石頭清晝躍。 山祇川后爭獻珍,姚家制作初一新。 帝思南嶽來時巡,宮琛廟寶皆駿奔。 曲江清澈碧瓊軟,海山孤尖翠屏展。 天顔有喜后夔知,一奏雲韶供亞飯。 帝登九疑忘却歸,不知斑盡湘笛枝。 后夔一脛跛莫隨,坐委衆樂江之湄。 儀鳳舞獸掃無跡,獨留一狻守其側。 至今喚作獅子石,雨淋日炙爛不得。 洞庭張樂已莓苔,犍爲獲磬亦塵埃。 不如九韶故無恙,戛擊尚可冬起雷。 何時九秋霜月裏,來聽湘妃瑟聲美。 曲終道是不見人,江上數峰是誰子。
美酒未盡雙玉缾,更聽提壺鳴不停。 斜陽可飲徑須飲,趁得城門打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