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寒映湖湖水明,西子淡粧仍淺顰。 不會吳兒底心性,冒寒湖上去尋春。
无
其他无
〔宋朝〕 滕岑
雪寒映湖湖水明,西子淡粧仍淺顰。 不會吳兒底心性,冒寒湖上去尋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萬株枯槁怨亡隋,似弔吳臺各自垂。 好是淮陰明月裏,酒樓橫笛不勝吹。
水田十里學袈裟,秋殿千金儼釋迦。 遠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記石蓮花。 武林山價縣隋日,天竺經文隸漢家。 苔壁媧皇鍊來處,泐中脩竹掃雲霞。 (見《兩浙金石志》卷二。 )(〖1〗石刻詩前原題「大唐杭州刺史盧元輔」九字。 〖2〗阮元《兩浙金石志》:「右刻在下天竺神尼塔下磨崖,文九行,右行,正書,徑二寸。 此詩《全唐詩》未載。 按盧元輔於德宗時自河南縣令除杭州刺史,嘗於武林山作見山亭,見《咸淳臨安志》。 又《胥山碑銘》,元和十年盧元輔文,王遹書,見《輿地碑目》。 此疑元和時刻。 又《陜西通志》云:『盧元輔滑州人,曾爲華州刺史。』 《郎官石柱題名》有金部郎中盧元輔。 白樂天有《盧元輔除杭州刺史制》,中云:『嘗守商都,再領京縣。』 皆其歷官也。 石本『泐中脩竹掃雲霞』,『泐』字係原刻,『脩竹』二字係改鑿。 『大唐』二字亦添補。 《西湖志》作『洞中』,蓋據文理,未見石刻也。」 〖3〗《杭州府志》引《武林石刻記》:「唐盧元輔《遊天竺詩》,縱一尺八寸,橫二尺,正書,字徑二寸。」)。
國香薰坐先生醉,秋葉藏花客子迷。 驅使晚風同勝地,東軒不用鎮帷犀。
蕭踈鬢髮老安仁,才出人頭未免貧。 書劍一生長骯髒,虀鹽到處只酸辛。 招提夜永眠無室,絳帳春寒坐乏茵。 莫怪闇梨不具眼,先生未見宰官身。
頻年來往鄭公鄉,邂逅論文膝上郎。 已訝樹風增感嘆,忽聞薤露送淒涼。
朔風寒日澹孤芳,冰雪相看有暗香。 但得橫枝臨却月,不須斗酒博西凉。
午鼎松聲萬壑餘,蒲團曲几未全疏。 春風肯入薑鹽手,不廢秋窗一夜書。
東風已放二分春,小小犁鋤手自親。 多少軟紅塵裏客,豈知林下有閒人。
湯文不作幾經春,叉也賢乎隠澤民。 古劍胸中儘磨淬,寧如覺道樂耕莘。
煙開曉日照溪頭,溪上人家岸下舟。 啼鳥不知春已老,數聲自喜碧巖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