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古意

〔宋朝〕 楊冠卿

渥漥天馬倈,虎脊而龍膺。 追電籋浮雲,滅沒如流星。 絡以黄金鞿,閑之白玉京。 王良驂帝御,望舒引前旌。 朝踏交河冰,暮清瀚海塵。 歸憇華山陽,談笑靜甲兵。 胡爲芻豆拘,下與駑駘并。 羊腸困九折,鹽車縶長纓。 懸金方市駿,引脰聊一鳴。 伯樂肯回顧,價其十倍增。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苦晝短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 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食熊則肥,食蛙則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 吾將斬龍足,嚼龍肉。 使之朝不得迴,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爲服黃金,吞白玉。 誰似任公子,雲中騎碧驢。 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

    李賀 唐宋诗
  • 小院酒醒

    酒醒閑獨步,小院夜深涼。 一領新秋簟,三間明月廊。 未收殘盞杓,初換熱衣裳。 好是幽眠處,松陰六尺牀。

    白居易 唐宋诗
  • 早秋山中作

    榮枯無路入千峯,肥遯誰諧此志同。 司寇亦曾遭魯黜,步兵何事哭途窮。 檜松瘦健滴秋露,戶牖虛明生晚風。 山思更清人影絕,隴雲飛入草堂中。

    李山甫 唐宋诗
  • 陳正字山居

    一葉閑飛斜照裏,江南仲蔚在蓬蒿。 天衢雲險駑駘蹇,月桂風和夢想勞。 遶枕泉聲秋雨細,對門山色古屏高。 此中即是神仙地,引手何妨一釣鼇。

    李咸用 唐宋诗
  • 沈警遇仙張女郎廟詩(題擬) 警使回至廟中得小女郎書書末有篇云

    飛書報沈郎,尋已到衡陽。 若存金石契,風月兩相望。 (見《太平廣記》卷三二六引陳翰《異聞錄》)(〖1〗今人程毅中《〈異聞集〉考》云:「記中沈警詩『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兩句,《詩人玉屑》卷十二引作沈亞之詩,疑本篇爲沈亞之作,但《沈下賢文集》不載。 」按:《異聞錄》云:沈警,字玄機,吳興武康人。 爲梁東宮常侍,名著當時。 後荆楚陷沒,入周爲上柱國,奉使秦隴,途過張女郎廟,得遇羣仙。 )。

    不詳 唐宋诗
  • 送智道者

    宛陵道者菩薩,化遍東吳今到此。 干戈叢裏月行空,憂苦海中蓮出水。 知空曾見老衡陽,冷火枯牀同夜雨。 大有衡陽跳竈兒,珍重此行俱訪取。

    釋慧空 唐宋诗
  • 種竹報恩院示僧二首 其二

    遶屋風篁夢寐清,住山活計幾時成。 雲根試手聊親斸,安否他年數寄聲。

    朱松 唐宋诗
  • 送王師厚 其二

    季父高名映里閭,復欣千里識名駒。 當令東海評清譽,他日還如二大夫。

    晁公遡 唐宋诗
  • 畎畝十首 其三

    讀書不知道,言語徒自工。 求道匪云遠,近在義命中。 吾儒有仲尼,道德無比崇。 傳參十八章,入道知其宗。 後學昧極致,徒知授兒童。 孰識孝與弟,理與神明通。 爲臣不知此,事上焉能忠。

    王十朋 唐宋诗
  • 爲通州守賦綠漪亭二首 其一

    亭占佳名淮海東,六丁擁上水仙宮。 簷牙簾額烟霏裏,人語歌聲荷氣中。 酒醆吸殘千斛月,釣竿擲下一絲風。 使君清德真如水,潭影人心盡日空。

    姜特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