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全吳日,從禽耀甲戈。 百車嘗載羽,一目舊張羅。 地變柔桑在,原荒蔓草多。 思人無復見,落日下山坡。
无
其他无
〔宋朝〕 唐詢
昔在全吳日,從禽耀甲戈。 百車嘗載羽,一目舊張羅。 地變柔桑在,原荒蔓草多。 思人無復見,落日下山坡。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早衣對庭燎,躬化勤意誠。 時此萬機暇,適與佳節幷。 曲池潔寒流,芳菊舒金英。 乾坤爽氣滿,臺殿秋光清。 朝野慶年豐,高會多歡聲。 永懷無荒戒,良士同斯情。
煙草連天楓樹齊,岳陽歸路子規啼。 春江萬里巴陵戍,落日看沈碧水西。
晚沐金仙宇,迎秋白帝祠。 軒裳煩吏職,風物動心期。 清鏡開塵匣,華簪指髮絲。 南宮有高步,歲晏豈磷緇。
昔君烏紗帽,贈我白頭翁。 帽今在頂上,君已歸泉中。 物故猶堪用,人亡不可逢。 岐山今夜月,墳樹正秋風。
星出方問宿,睡眼始朦朧。 天光見地色,上路車幢幢。 時物既老大,衆山何枯空。 青冥見古栢,寥朗聞疎鴻。 獨步天地間,無因爲君忠。 白毛尋人憂,生此頭髮中。 躍馬非壯歲,報恩無高功。 斯言化爲火,日夜焚深衷。
寒蛩鳴不定,郭外水雲幽。 南浦鴈來日,北窗人臥秋。 病身多在遠,生計少於愁。 薄暮西風急,清碪響未休。
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豔與誰期。 迎憂急鼓疎鐘斷,分隔休燈滅燭時。 張蓋欲判江灩灩,迴頭更望柳絲絲。 從來此地黃昏散,未信河梁是別離。
清秋新霽與君同,江上高樓倚碧空。 酒盡露零賓客散,更更更漏月明中。
(慧能不識字,聞人誦神秀偈,乃偈請人書其側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同上。 )(此偈最早見於法海本《六祖法寶壇經》。 敦煌本引作二首,文字差異較大,另詳《全唐詩續拾》卷九。 )(今按:禪宗六祖南北二家之偈,實爲明白如話的哲理詩,最有代表性,故特補錄。 )。
春花秋月不同時,高節偏于墨色宜。 莫遣世間丹綠筆,等閒俗却歲寒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