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才惟侍高門慶,奕世皆爲外計臣。 鄉老相逢頻教我,盡忠思孝報君親。 昔年鄉賦議興賢,曾接諸君硯席間。 屈指歲華逾一紀,錦衣懷綬過稽山。
无
其他无
〔宋朝〕 文彥博
不才惟侍高門慶,奕世皆爲外計臣。 鄉老相逢頻教我,盡忠思孝報君親。 昔年鄉賦議興賢,曾接諸君硯席間。 屈指歲華逾一紀,錦衣懷綬過稽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君不見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鵑似老烏。 寄巢生子不自啄,羣鳥至今與哺雛。 雖同君臣有舊禮,骨肉滿眼身羈孤。 業工竄伏深樹裏,四月五月偏號呼。 其聲哀痛口流血,所訴何事常區區。 爾豈摧殘始發憤,羞帶羽翮傷形愚。 蒼天變化誰料得,萬事反覆何所無。 萬事反覆何所無,豈憶當殿羣臣趨。
從公城上來,秋近絕纖埃。 樓古秦規在,江分蜀望開。 遠山標宿雪,末席本寒灰。 陪賞今爲忝,臨歡敢訴杯。
□□(明時)[一]奉遣出(別)皇(黃)州,行至漢陽南渡頭。 春風不解傳鄉信,江月偏能照客愁。 ([一]此第二首,又見伯二五五五卷,校其缺字異文三事。 又「渡頭」作「度」,「鄉信」作「香」,不及原卷〖伯三八八五〗之善。 )。
掃徑通春屐,開林啟夕扉。 浮鷗避人去,輕燕引雛飛。 尊俎深留客,風塵漸息機。 不妨坐至晚,少待月同歸。
衛幕昔年開,西英續續來。 諸公叅牧政,愧我忝書臺。 徃事風流盡,於今志念灰。 侯芭萬感集,空抱報恩顋。
匆匆簿領不堪論,出宿聊寬久客魂。 稻壟牛行泥活活,野塘橋壞雨昏昏。 槿籬護藥纔通徑,竹筧分泉自遍村。 歸計未成留亦好,愁腸不用遶吳門。
盧仝只有赤脚婢,吏部曾吟似笑仝。 紅燭射眸從結客,清歌帖耳苦憐翁。 歸時雖已過寒食,芳物猶能逐暖風。 但點紗籠續清夜,西園遊興古何窮。
三分春色二分休,始見魚軒泛綵舟。 諸子侍行歡盡日,一翁獨坐淡於秋。 滿斟美酒應同醉,是處名園爲少留。 陰靄在前雷雨後,特晴此日稱君游。
姿態何雄傑,盤拏更崛奇。 曾聞左綿畫,舊熟少陵詩。 說似殊方寄,還容老眼窺。 君手速收卷,燕雀恐驚疑。
光風欲透錦燕脂,數點忺晴已薦奇。 惆悵一雙新燕子,年年不見未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