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光輔仰耆年,謝政歸來作散仙。 筑室尚依雙鳳闕,放懷何必五湖船。 清談傾座簪纓盛,綵服趨庭子舍賢。 公伴赤松應念我,早教西去老伊川。
无
其他无
〔宋朝〕 文彥博
三朝光輔仰耆年,謝政歸來作散仙。 筑室尚依雙鳳闕,放懷何必五湖船。 清談傾座簪纓盛,綵服趨庭子舍賢。 公伴赤松應念我,早教西去老伊川。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清蹕度河陽,凝笳上太行。 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 白霧埋陰壑,丹霞助曉光。 澗泉含宿凍,山木帶餘霜。 野老茅爲屋,樵人薜作裳。 宣風問耆艾,敦俗勸耕桑。 涼德慙先哲,徽猷慕昔皇。
萬國來朝歲,千年覲聖君。 輦迎仙杖出,扇匝御香焚。 俯對朝容近,先知曙色分。 冕旒開處見,鐘磬合時聞。 影動承朝日,花攢似慶雲。 蒲葵那可比,徒用隔炎氛。
鏡弄白髭鬚,如何作老夫。 浮生長勿勿,兒小且嗚嗚。 忍過事堪喜,泰來憂勝無。 治平心徑熟,不遣有窮途。
始發碧江口,曠然諧遠心。 風清舟在鑑,日落水浮金。 瓜步逢潮信,臺城過雁音。 故鄉何處是,雲外即喬林。
偏承雨露潤毛衣,黑白分明衆所知。 高處營巢親鳳闕,靜時閑語上龍墀。 化爲金印新祥瑞,飛向銀河舊路岐。 莫怪天涯棲不穩,託身須是萬年枝。
名山相別後,別後會難期。 金鼎銷紅日,丹田老紫芝。 訪君雖有路,懷我豈無詩。 休羨繁華事,百年能幾時。
豔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仍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衆,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毫(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 (〖1〗這首詩雖不見《全唐詩》和《全唐詩逸》,在敦煌本沒有出現以前,是曾經廣泛流傳的。 依余所知,最早的是一○七七年陝西咸甯縣臥龍寺的石刻本,但題太宗,不作玄宗。 一三○八年河南登封縣的刻石,又題玄宗,不作太宗。 敦煌本標題作《玄宗題梵書》,證明這首詩在唐末已經流傳,而且證明在唐末是題玄宗作的。 石刻資料見於王昶的《金石萃編》卷一三七,錄附於後。 )。
(上缺)影□□□□□□□□□□丹。 □軾□黃土,□琴□武城。 醴泉飛漢曲,芳桂□山□。 □丹□彾□,羣英□雁聲。 □□□□德,{蠜虫=糸}□遂留情。 □□□靡□,□□□□□。 □□香可□,□□□□□。 (同前)(按:此詩題僅存「和」字,知爲和前詩之作。 )。
平林漠漠暝烟齊,竹樹蕭疏望眼迷。 相喚幾聲何處雁,斷霞明處一行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