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出游郊外七絕 其七

〔唐朝〕 王炎

雲昏山色收圖畫,雨過泉聲雜管絃。 馬上得晴春滿眼,好花迎客亦嫣然。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相和歌辭 江南曲八首 五

    艤舟乘潮去,風帆振草涼。 潮平見楚甸,天際望維揚。 洄泝經千里,煙波接兩鄉。 雲明江嶼出,日照海流長。 此中逢歲晏,浦樹落花芳。

    劉希夷 唐宋诗
  • 解悶十二首 一

    草閣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飛初。 山禽引子哺紅果,溪友得錢留白魚。

    杜甫 唐宋诗
  • 雜歌謠辭 步虛詞 九

    羽衛一何鮮,香雲起莫煙。 方朝太素帝,更向玉清天。 鳳曲凝猶吹,龍驂儼欲前。 真文幾時降,知在永和年。

    韋渠牟 唐宋诗
  • 馮燕歌

    魏中義士有馮燕,遊俠幽幷最少年。 避讐偶作滑臺客,嘶風躍馬來翩翩。 此時恰遇鶯花月,堤上軒車晝不絕。 兩面高樓語笑聲,指點行人情暗結。 擲果潘郎誰不慕,朱門別見紅妝露。 故故推門掩不開,似教歐軋傳言語。 馮生敲鐙袖籠鞭,半拂垂楊半惹煙。 樹間春鳥知人意,的的心期暗與傳。 傳道張嬰偏嗜酒,從此香閨爲我有。 梁間客燕正相欺,屋上鳴鳩空自鬬。 嬰歸醉臥非讐汝,豈知負過人懷懼。 燕依戶扇欲潛逃,巾在枕傍指令取。 誰言狼戾心能忍,待我情深情不隱。 回身本謂取巾難,倒柄方知授霜刅。 馮君撫劒即遲疑,自顧平生心不欺。 爾能負彼必相負,假手他人復在誰。 窗間紅豔猶可掬,熟視花鈿情不足。 唯將大義斷胸襟,粉頸初迴如切玉。 鳳皇釵碎各分飛,怨魄嬌魂何處追。 凌波如喚遊金谷,羞彼[揶揄]淚滿衣。 新人藏匿舊人起,白晝喧呼駭鄰里。 誣執張嬰不自明,貴免生前遭考捶。 官將赴市擁紅塵,掉臂人來擗看人。 傳聲莫遣有冤濫,盜殺嬰家即我身。 初聞僚吏翻疑歎,呵叱風狂詞不變。 縲囚解縛猶自疑,疑是夢中方脫免。 未死勸君莫浪言,臨危不顧始知難。 已爲不平能割愛,更將身命救深冤。 白馬賢侯賈相公,長懸金帛募才雄。 拜章請贖馮燕罪,千古三河激義風。 黃河東注無時歇,注盡波瀾名不滅。 爲感詞人沈下賢,長歌更與分明說。 此君精爽知猶在,長與人間留炯誡。 鑄作金燕香作堆,焚香酬酒聽歌來。

    司空圖 唐宋诗
  • 睢陽送韋參軍還汾上(此公元昆任睢陽參軍)

    世業重籯金,青春映士林,文華兩孫楚,兄弟二曾參。 竹抱盧門[一]暗,山銜晉國深,預知汾水上,一雁有遺音。 ([一]劉云:「盧門見《左傳》,宋國門名,此用以表睢陽。 」)(〖1〗右李昂詩四首,同寫一卷上,但不在一處,原卷今亦裂爲兩截。 前兩首在前截〖伯二五五二〗之末,題李昂名,其爲李昂作無疑。 後兩首與《戚夫人楚舞歌》均在後截〖伯二五六七〗,並無撰人姓氏,因《唐詩紀事》以《楚舞歌》爲李昂作,羅振玉因定此兩首亦爲李昂作。 《塞上聽彈胡笳》詩內的韋公可能和在睢陽送的韋參軍是一人,惑有一定關係,這也是把這兩詩定爲李昂作的一點小小旁證。 )。

    李昂 唐宋诗
  • 題綦毋校書別業

    常稱挂冠吏,昨日歸滄洲。 行客暮帆遠,主人庭樹秋。 豈伊問天命,但欲爲山遊。 萬物我何有,白雲空自幽。 蕭條江海上,日夕見丹丘。 生事非漁釣,賞心隨去留。 惜哉曠微月,欲濟無輕舟。 倏忽令人老,相思河水流。

    李頎 唐宋诗
  • 論語絕句 其二六

    子思曾發用中機,此道須臾不可離。 率性自然難損益,要之何慮亦何思。

    張九成 唐宋诗
  • 有懷

    溪石磊磊出,溪光失溶溶。 呼童理新堰,小駐萬折東。 素杙競駢立,蒼皮堆已重。 誰裁一道天,忽墮顧視中。 遠淥送鳬鶩,餘茲上杉松。 微波且勿摇,照我澹有容。 炎曦爲變色,爽氣排高空。 懷哉所親愛,此適未遽同。 徜徉孰爲伴,惟有溪頭風。 時來翻素書,頗似驚我慵。 騷騷復策策,涉獵味正濃。 久而寂無聲,無乃意自融。 却泛碧滄浪,鱗鱗散遺蹤。 我亦隠几酣,那能辨雌雄。

    劉子翬 唐宋诗
  • 和朱守有待亭

    使君斂惠撫吾鄉,物阜年豐特異常。 已向湖中同衆樂,更來山上發天藏。 登臨緬想高懷適,賦詠懸知雅興長。 獨恨杜門方屏縮,莫窺佳致望餘光。

    吳芾 唐宋诗
  • 登古峯嶺望夔州

    巍登古峯嶺,回首望夔州。 隠約瞻卧龍,微茫見江流。 明朝望眼遮,江山見無由。 翻令還鄉夢,飛過白鹽頭。 不知此邦人,亦念使君不。 使君無可念,空有詩篇留。

    王十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