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竹無緣在後堂,肉羞不辨出東房。 金徽彈罷惟清坐,共挹熏爐一穗香。
无
其他无
〔唐朝〕 王炎
絲竹無緣在後堂,肉羞不辨出東房。 金徽彈罷惟清坐,共挹熏爐一穗香。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君不見少年頭上如雲髮,少壯如雲老如雪。 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呂梁之水挂飛流,黿鼉蛟蜃不敢游。 少年恃險若平地,獨倚長劒凌清秋。 行路難,行路難,昔少年,今已老。 前朝竹帛事皆空,日暮牛羊古城草。
懷錄兼就養,更懷趨府心。 晴山東里近,春水北門深。 新綬映芳草,舊家依遠林。 還乘鄭小駟,躞蹀縣城陰。
雪霽長楊苑,冰開太液池。 宮中行樂日,天下盛明時。
節量棃栗愁生疾,教示詩書望早成。 鞭扑校多憐校少,又緣遺恨哭三聲。
風露颯已冷,天色亦黃昏。 中庭有槿花,榮落同一晨。 秋開已寂莫,夕隕何紛紛。 正憐少顏色,復歎不逡巡。 感此因念彼,懷哉聊一陳。 男兒老富貴,女子晚婚姻。 頭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 後時不獲已,安得如青春。
七百里山水,手中楖栗麤。 松生師坐石,潭滌祖傳盂。 長擬老嶽嶠,又聞思海湖。 惠能同俗姓,不是嶺南盧。
無語與花別,細看枝上紅。 明年又相見,還恐是愁中。
水車踏水上宮城,寢殿簷頭滴滴鳴。 助得聖人高枕興,夜涼長作遠灘聲。
六情無福志,四攝啓幽心。 儉約避人物,偃息慕山林。 曲𡼏停騶響,交枝落慢陰。 池臺聚凍雪,簷牖參歸禽。 石來無新故,峯形詎古今。 大車何杳杳,奔馬送駸駸。 何以修六念,虔誠枉一音。 未泛慈舟寶,徒勞抒海深。 (見同書卷五九《儉約篇》)。
無求乃法眼,有念却成魔。 無求復無念,即是阿彌陀。 真如共菩薩,總祇較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