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尋三窟,傳家只一經。 呼兒親料理,開卷熟叮嚀。 我已頭居白,誰堪芥拾青。 頗懷蘭與玉,長憶謝家庭。
无
其他无
〔宋朝〕 袁說友
投老尋三窟,傳家只一經。 呼兒親料理,開卷熟叮嚀。 我已頭居白,誰堪芥拾青。 頗懷蘭與玉,長憶謝家庭。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南行直入鷓鴣羣,萬歲橋邊一送君。 聞道望鄉聞不得,梅花暗落嶺頭雲。
下馬邯鄲陌頭歇,寂寥崩隧臨車轍。 古柏重生枝亦乾,餘燎見風幽燄滅。 白蒿微發紫槿新,行人感此復悲春。
相逢聽一吟,惟我不降心。 在世憂何事,前生得至音。 蒲多南去遠,汾盡北遊深。 爲宿關亭日,蒼蒼曉欲臨。
兄弟義[居](君)活,一種有男女。 兒小教讀書,女小教針補。 兒大與(郭校「須」)娶妻,女大須嫁去。 當房作私產,共語覓嗔處。 好貪競盛喫,無心奉父母。 外姓能蛆姡,啾唧由女婦。 一日三場鬬,自分不由父。 近逢窮業至,緣身一物無。 披繩兼帶索,行時須杖扶。 四海交遊絕,眷屬永還(張改作「遠」)疏。 東西無濟着,到處即女君(張改「安居」,項、戴校作「汝居」)。 (以上錄自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二,原卷爲伯三二一一、斯五四四一、斯五六四一。 以《敦煌掇瑣》三一參校。 )(按:《全唐詩續補遺》卷二據《敦煌掇瑣》錄伯三二一一卷收其中二十六首爲缺名《五言白話詩》。 張錫厚考證此卷爲王梵志作,可以定論。 今將童氏未收之作皆錄出。 )。
金星(京本作「行」)疾,急戰定應(京本作「須」)贏。 行若緩時須固守,星高攻(京本作「遠」)戰有功名,低害(京本作「則」)莫深征。
脩林闕處見溪山,地隔囂塵居易安。 起早多因啼鳥喚,惜春細數落花看。 世無機事鷗盟在,門掩灘聲鶴夢闌。 政坐清幽聞牧笛,一聲吹斷碧雲寒。
金門射策盡名賢,誰似江南閻子然。 白虎談經知獨步,蒼松入夢已多年。 凌雲賦筆雄千古,倒峽詞源傾百川。 若憶古人愁絕處,西陵花柳日芊眠。
獻替先其大,從容接每三。 但知言謇謇,肯顧府潭潭。
飛來山鳥語惺惚,却是幽人半睡中。 新竹成陰無彈射,不妨同享北窗風。
閑人也解有忙時,送客誰令作許癡。 一夜黑風吹白雪,昨朝紫陌總黄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