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到房山交代招飲四首 其四

〔宋朝〕 袁說友

妓圍簷額潤空青,岫幌雲關夜不扃。 吏隠風流輸我輩,不須逋客詫山靈。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寄不出院僧

    不行門外地,齋戒得清真。 長食施來飯,深居鎖定身。 朝昏常傍佛,起坐省逢人。 非獨心常淨,衣無一點塵。

    姚合 唐宋诗
  • 倬彼我系 四

    伊我祖德,思濟九埏。 不常厥所,于茲五遷。 欲及時也,夫豈願焉。 其位雖屈,其言則傳。

    王勃 唐宋诗
  • 李周彈箏歌

    古人云:絲不如竹,竹不如肉。 乃知此語未必然,李周彈箏聽不足。 聞君七歲八歲時,五音六律皆生知。 就中十三弦最妙,應宮出入年方少。 青騘慣走長楸日,幾度承恩蒙急召。 一字雁行斜御筵,鏘金戛羽凌非煙。 始似五更殘月裏,淒淒切切清露蟬。 又如石罅堆葉下,泠泠瀝瀝蒼崖泉。 鴻門玉斗初向地,織女金梭飛上天。 有時上苑繁花發,有時太液秋波闊。 當頭獨坐摐一聲,滿座好風生拂拂。 天顏開,聖心悅。 紫金白珠霑賜物,出來無暇更還家。 且上青樓醉明月,年將六十藝轉精。 自寫梨園新曲聲,近來一事還惆悵。 故里春荒煙草平,供奉供奉且聽語。 自昔興衰看樂府,秪如伊州與梁州。 盡是太平時歌舞,旦夕君王繼此聲,不要停弦淚如雨。

    吳融 唐宋诗
  • 次韵和次道學士獻贈留臺吳侍郎洛水泛舟之作

    歲晚風清洛霧開,有人沿泝避囂埃。 莊談解辯觀濠樂,潘興能添作賦才。 蘭菊分洲爭向背,鳬鷖隨棹罷驚猜。 留都吏役雖羈鞅,亦欲抽身更一陪。

    宋庠 唐宋诗
  • 頌古十首 其一○

    男兒脚底透長安,得坐披衣肯自謾。 三尺冷光輝夜月,一條秋水迸人寒。

    釋師體 唐宋诗
  • 代人上平江徐侍郎五首 其二

    漢朝法從讓嚴徐,却數羣公總不如。 千載流芳傳竹簡,一言偃革見囊書。 由來東海傳高閣,復見甘泉載後車。 富貴功名兩相似,崑丘元自產璠璵。

    曾協 唐宋诗
  • 觀音贊

    月團團,星斗寒。 風振海,雷破山。 圓通大士,瑞應人間。

    釋崇嶽 唐宋诗
  • 白帝廟

    蜀江萬壑俱東奔,瞿唐喧豗爭一門。 驚濤駭浪建瓴下,顛崖仆谷相吐吞。 朋妖窟宅恃幽阻,正晝噴薄陰霾昏。 靈宮奕奕鎮地險,衆瀆稟令川祇尊。 赤甲後聳黄熊躍,灧澦前峙青猿蹲。 舳艫銜尾下吳楚,約束蛟鰐如雞豚。 舊傳鼓角致雨雹,裹篙不觸撐舟痕。 綜理脈絡盡西徼,帝假之柄攸司存。 子陽祚國十年近,此地未省東其轅。 聯江列炬鐵鎖斷,戎滿奔北無留屯。 江關回首盡漢幟,遺黎何自知公孫。 血食漢代定不爾,但有故壘山之樊。 子美誤信齊東語,感慨勇略招英魂。 山川之靈載望秩,僭僞詎可同時論。 向來名實久淆溷,薦祼無乃瀆俎膰。 請從酈元爲考證,神理昭昭斯可原。

    楊安誠 唐宋诗
  • 句 其六五

    晉書好傳偏安石,唐世諸人且樂天。

    高似孫 唐宋诗
  • 再和雁湖十首 其一

    觀物年來等腐餘,已甘事與衆人俱。 園林得地須頻賞,冕紱關天莫浪圖。 好事難陪金谷友,窮居祇辨玉川奴。 親逢聖世生非晚,不比當年孺子湖。

    李壁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