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和前人韻 其一

〔宋朝〕 辛棄疾

池魚豈足較浮沉,邱貉何曾異古今。 末路長憐鞭馬腹,淡交端可炙牛心。 山方高卧雲長亂,松本忘言風自吟。 昨日溪南雞酒社,長卿多病不能臨。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霓裳詞十首 四

    旋翻新譜聲初足,除却棃園未教人。 宣與書家分手寫,中官走馬賜功臣。

    王建 唐宋诗
  • 詠拙

    所稟有巧拙,不可改者性。 所賦有厚薄,不可移者命。 我性愚且惷,我命薄且屯。 問我何以知,所知良有因。 亦曾舉兩足,學人蹋紅塵。 從茲知性拙,不解轉如輪。 亦曾奮六翮,高飛到青雲。 從茲知命薄,摧落不逡巡。 慕貴而厭賤,樂富而惡貧。 同此天地間,我豈異於人。 性命苟如此,反則成苦辛。 以此自安分,雖窮每欣欣。 葺茅爲我廬,編蓬爲我門。 縫布作袍被,種穀充盤飧。 靜讀古人書,閑釣清渭濱。 優哉復游哉,聊以終吾身。

    白居易 唐宋诗
  • 玉山謠奉送王隱者

    鳳皇城南玉山高,石腳聳立爭雄豪。 攢峯胎玉氣色潤,百泉透雲流不盡。 萬古分明對眼開,五煙窈窕呈祥近。 有客師事金身仙,用金買得山中田。 閑開玉水灌芝草,靜醉天酒松間眠。 心期南溟萬里外,出山幾遇光陰改。 水玉丁東不可聞,冰華皎潔應如待。 秋風引吾歌去來,玉山綵翠遙相催。 殷勤千樹玉山頂,碧洞寥寥寒錦苔。

    鮑溶 唐宋诗
  •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 秋風

    紫陌炎氛歇,青蘋晚吹浮。 亂竹搖疎影,縈池織細流。 飄香曳舞袖,帶粉泛妝樓。 不分君恩絕,紈扇曲中秋。

    駱賓王 唐宋诗
  • 吟敘

    歷代興亡億萬心,聖人觀古貴知今。 古今成敗無多事,月殿花臺幸一吟。

    周曇 唐宋诗
  • 書殿賜宴應制

    校文常近日,賜宴忽升天。 酒正傳桮至,饔人捧案前。 玉階鳴溜水,清閣引歸煙。 共惜芸香暮,春風幾萬年。

    徐安貞 唐宋诗
  • 琵琶泓石壁詩刻(按《山西通志》《山右金石記》卷九著錄《》,謂「詩七古一首,見《鳯臺縣志》。」檢《全唐詩》無考卷有權澈五言《題沈黎城》一首。此七古《琵琶泓詩》,蓋未收。)

    咨予白髪年,始佐丹水曲。 夙願解塵組,幸兹洗煩欲。 琵琶翠泓湛且清,屏風畫壁勢相迎。 檉柏颼飀雜風雨,龜龍睗睒游虛明。 北行七里有靈跡,潭中聖字看歷歷。 一符君德應明時,一契吾真誓幽適。 由來此泓□□傳,今夕覩之信可憐。 夷猶頓使宦積薄,日暮濯纓心浩然。 (見乾隆四十八年官刊本《鳯臺縣志》卷十七)(此詩又見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卷七,詩題作《琵琶泓作幷序》。 詩前有序,錄如次:「予頃嘗秉憲,負譴而遷,才散數奇,屢移邦國。 爰初至止,即聞有兹勝,迨今一游,果覯殊絕。 澄灣納溜,激射成雷,峭壁迴景,周流如畫,嘉木潛鱗,又不可名也。 北去七里復有石潭焉,潭中有聖字,了了可覩,峰巒相屬,宛似屏障。 閒行其中,潛洞幽窟,信爲靈異。 予超然有獨往之意,而賦是詩。 」詩中有二處稍異。 第六句「相迎」作「相適」,疑誤。 第十五句琵琶泓石壁詩刻「宦積」作「宣清」,疑原應作「宦情」。 )(〖1〗《鳯臺縣志》〖姚學甲等纂修〗卷十九《輯錄部》謂:「唐清九壁詩序石刻在琵琶泓,朝議大夫高平郡別駕權澈詞,錢塘縣尉瑯琊王紓書,天寶五載夏五月二十日。 從末行逆讀自序,其秉憲被譴,來佐丹曲,訪兹勝遊,詩字俱佳。 考天寶五載、元宗丙戌。 權澈名,新舊《唐書》俱不載。 權氏,《宰相世系表》及姓族諸書並無其人,或非天水一族也。 郡人王紓,想以瑯琊地望而係之。 」)。

    權澈 唐宋诗
  • 長安失火後戲題蓮花寺

    金園寶剎半長沙,燒劫旁延一萬家。 樓殿縱隨煙焰去,火中何處出蓮花。

    張謂 唐宋诗
  • 逍遥詠 其一九

    尋思道味詠吟哦,去住先賢有幾何。 性識無凝關要妙,浮沈依約不言多。 但將子細分明說,猶恐閑非却被魔。 救世比來心所願,逍遥盡入扣玄歌。

    宋太宗 唐宋诗
  • 書知微偈後

    醯雞負須彌,瞬息九萬里。 獼猴對秦鏡,一一總沒尾。 生平五湖心,短笛秋風裏。 借問魚有無,夜涼天在水。

    釋慧空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