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張有年提舉挽詩 其一

〔宋朝〕 蔡戡

天上張公子,家聲四海知。 晚方持使節,聊復擁州麾。 嶺嶠多遺愛,蕃人亦去思。 遠民應罷市,泪墮峴山碑。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七

    每憶舊山居,新教上墨圖。 晚花迴地種,好酒問人沽。 夜後開朝簿,申前發省符。 爲郎凡幾歲,已見白髭鬚。

    張籍 唐宋诗
  • 題鄭駙馬林亭

    東園連宅起,勝事與心期。 幽洞自生藥,新篁迸入池。 密林行不盡,芳草坐難移。 石翠疑無質,鶯歌似有詞。 莎臺高出樹,蘚壁淨題詩。 我獨多來賞,九衢人不知。

    姚合 唐宋诗
  • 竹枝 四

    筵中蠟燭淚珠紅,合歡桃核兩人同。

    皇甫松 唐宋诗
  • 送岐州源長史歸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論。 秋風正蕭索,客散孟嘗門。 故驛通槐里,長亭下槿原。 征西舊旌節,從此向河源。

    王維 唐宋诗
  • 迴波樂 十四

    隱去來,尋空有,空有[畢](必)竟兩無名,二境安心欲何守? 不長不短鑒空心,若(任錄作「君」)見空心還是有。 空有俱遣法無依,智者融心自安偶。 隱去來,勿浪波波走。

    王梵志 唐宋诗
  • 大乘讚十首 二

    妄身臨鏡照影,影與妄身不殊。 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虛。 身本與影不異,不得一有一無。 若欲存一捨一,永與真理相踈。 更若愛聖憎凡,生死海裏沉浮。 煩惱因心有故,無心煩惱何居? 不勞分別取相,自然得道須臾。 夢時夢中造作,覺時覺境都無。 飜思覺時與夢,顛倒二見不殊。 改迷取覺求利,何異販賣商徒? 動靜兩亡常寂,自然契合真如。 若言衆生異佛,迢迢與佛常踈。 佛與衆生不二,自然究竟無餘。

    寶誌 唐宋诗
  • 秋日山居八事 其四

    因傳種法自東坡,潛喜春來活者多。 不遣牛羊殘物性,更資雨露養天和。 虬枝終擬棲仙鶴,雲葉行看施女蘿。 縱與蒿萊暫同植,大夫封寵竟輸他。

    歐陽澈 唐宋诗
  • 徑山白虎寺詩

    繞郭尋好山,直北得覩徑。 一重復一掩,間度略彴峻。 溪聲出左方,環玦步相應。 萬木儼扶持,四山擁清潤。 高疑星可摘,况乃斗之分。 諸公恨到晚,六月宜問信。 頗聞開山老,說法起衆病。 坐受於菟降,了不懷寸刃。 山僧詫神通,辯口紛若磬。 我豈必勝哉,渠自有佛性。

    朱翌 唐宋诗
  • 龍華山寺寓居十首 其三

    嗜好非前日,顛狂減少年。 久疏長夜飲,新學小乘禪。 覓句驅春恨,翻書引晝眠。 朝來山鳥閙,驚破睡中天。

    王之望 唐宋诗
  • 薛九宅觀雕狐圖

    蜀中處士李懷衮,手畫皂雕擒赤狐。 猛爪入頰觜迸血,短尾㒔㑛窮蹄鋪。 雕爭怒力狐爭死,二物形意無纖殊。 一禽一獸固已別,硬羽軟毛非筆模。 入君此室見此圖,如在原野從馳驅。

    梅堯臣 唐宋诗